首页评论

金融数据已经见底

金融数据已经见底

在政策持续发力的时候,12月的金融数据能有怎么样的表现呢?在11月,因为政府债发行错位等因素,社融同比数据已经略微回升了。12月社融数据则延续了此前的回升态势,确认了金融数据已经正式进入见底回升阶段。

李奇霖2022-1-13 15:23:00
要素市场化改革如何挺进深水区

要素市场化改革如何挺进深水区

在债务问题化解尚需时日、新旧动能换挡、稳增长压力凸显的时点,本次《方案》的推出,意在通过综合改革试点,由前期的“局部突破”转向“系统深化”,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提升增长潜力。

彭文生2022-1-13 07:18:01
华夏时评:“减税降费”确保经济开门红

华夏时评:“减税降费”确保经济开门红

六稳、六保怎么确保,一季度经济如何开门红,减税降费,成了一招“先手棋”。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提出了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关键性举措。

本报评论员2022-1-8 08:55:42
人生的路,如何选择?

人生的路,如何选择?

我们把眼光放长远,就会意识到努力没有结果只是当下没有结果,每一次投入和努力其实都会有回声,只不过不一定此时此刻就能听到回声。有些事情就算有“结果”,其实也是暂时的,和当下的机缘有关。

李一诺2022-1-6 17:12:20
我们最缺什么样的经济学家

我们最缺什么样的经济学家

《见解》这本书,涵盖了过去多年宏观政策方面大多数重要的议题,记录了人们围绕这些议题的讨论与思考,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变迁。这无疑是作者花费经年酿出的一杯老酒,值得我们认真收藏,细细品味。

高善文2022-1-6 14:24:36
华夏时评:每个人都是未来的主人翁

华夏时评:每个人都是未来的主人翁

行稳致远,就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只有积极投身于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每个人才都能是好样的,每一个人才能做到成为未来生活的主人翁。

本报评论员2021-12-31 23:15:56
货币发力的三大看点

货币发力的三大看点

考虑到下行压力已较大、以及明年二季度美联储或开启加息,稳增长发力宜早不宜迟,如果未来两月经济数据继续疲软、明年信贷开门红弱于预期,不排除一季度早期或迎来进一步降准降息。

彭文生2021-12-27 18:51:29
华夏时评:跨周期调节,稳增长需要更多抓手

华夏时评:跨周期调节,稳增长需要更多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的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稳增长,就需要更多更硬的抓手,只有把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评论员2021-12-24 22:06:22
解慈善文化,释公益文明

解慈善文化,释公益文明

在《公益的元问题》中,李小云用了许多篇幅,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讨论中国的慈善文化与西方慈善公益的异同,这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慈善文化和公益文明的进程大有裨益。

徐永光2021-12-22 16:50:38
降息为哪般?

降息为哪般?

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受结构性通胀压力较大、内需依旧偏弱、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比较积极,比如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两次降准、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等。市场资金面也维持在一个较宽松的水平,资金利率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政策利率之下。

李奇霖2021-12-22 1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