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把握住经济的周期性规律

​把握住经济的周期性规律

在这本新书中,达利欧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出发,以全球史的视野鸟瞰经济周期的轮转。他沉潜于卷帙浩繁的案例文本之中,又跳脱于学科界限和单一分析框架之外,将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一样千头万绪的世界文明史,以货币和信贷政策周期演变这根绳,贯串起其乱如麻的拐点事件,同时游刃有余地将翔实的数据图表点缀其间。

洪灏2022-2-3 11:48:49
华夏时评:冬奥过大年,一起向未来

华夏时评:冬奥过大年,一起向未来

借一句巴赫主席的吉言,中国的虎年,一定会是中国人的勇气之年、力量之年,也一定会是中国人民的健康幸福之年,祝愿全世界人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本报评论员2022-1-27 22:09:14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公益智库」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公益智库」

“十四五”时期,要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切实把特殊教育放在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

程凯2022-1-27 12:43:04
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呈五大趋势

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呈五大趋势

近期住建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潜力”,预示房地产调控有望迎来实质性松动,包括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可能的调整。展望全年,房地产市场可能呈现五个重要趋势。

连平2022-1-26 23:48:33
华夏时评:就地过出一样的精彩年

华夏时评:就地过出一样的精彩年

坚韧,乐观,注重家庭和集体的中国人,即将迎来传统的农历虎年,而“就地过年”,这是第二年,抗击疫情,这是第三年。

本报评论员2022-1-21 19:57:28
央妈阐明货币政策立场

央妈阐明货币政策立场

房地产行业的长期相对表现反映了消除阻碍中国未来增长的“三座大山”的战略规划。而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其实一直对本轮货币宽松翘首以盼。事实上,中国房地产指数最近已经触及一年来的高点——这与充斥在新闻头条中惨淡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洪灏2022-1-21 15:45:09
「李锦专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前的重点突破

「李锦专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前的重点突破

从内容上看,2022年将进一步吸收国企改革成果,并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升级至国家法律层面。针对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制度、高管责任等做出重大修改,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重要法律支撑。

李锦2022-1-18 21:07:39
稳增长的基建亮点在哪?

稳增长的基建亮点在哪?

目前国家和地方层面已针对多个领域出台了产业投资政策,不过各行业的政策力度有所差异,我们认为满足社会需求以及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可能是未来基建发力的重点,包括民生工程、低碳经济、科技强国等,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荀玉根2022-1-18 17:27:52
2022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

2022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胀预期上行、主要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的内外部复杂情况下,2022年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宽松的条件和操作空间,但仍会保持灵活适度,维持偏松操作,加大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的力度,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市场所关心的降准和“降息”应该都是2022年货币政策可能的选项。

连平2022-1-18 13:29:31
华夏时评:夯实“住有所居”的民生工程

华夏时评:夯实“住有所居”的民生工程

新年伊始,多个地方政府已经表态,要实现经济开门红,重大项目建设密集开工,重大项目的建设,会带动投资、托底经济,而在这些重大项目中,除了新老基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之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尤其值得关注。

本报评论员2022-1-14 2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