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捐款不应成民营企业 社会责任的评判标准

作者:于建平 胡钰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29 21:27:41

摘要:捐款不应成民营企业 社会责任的评判标准

本报记者 于建平 胡钰 北京报道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首先把企业做强、做大,再谈其他。”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全国工商联宣教部共同主办,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为指导的第七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如是说。
    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对于就业的贡献率已经占到75%,税收已经占到了52%。这些数字已经说明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主战场上,自身的转变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转变,不仅是结构的转变,它更是对中国社会责任的巨大转变。基于此,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慈善、捐赠是否应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捐款不是唯一标准
    对于时下热议的裸捐事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表示并不认同,“企业是没有现金的,企业资产就是工厂、设备、材料、成品。那么企业家四处裸捐的现金从何而来?你把这些现金裸捐了以后,谁替你管这个企业?如果没有人管,如果企业裸捐了,那这个社会财富不是减少了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强调一个企业家去做裸捐,或者做捐献,只能受益于一时。”
    “企业家的经济价值,首先得把这个企业的事做好,比方说他把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了,把工人组织起来搞生产,在生产中进入市场以后,在市场上能获得较多的利润,因此工人工资也可以经常涨,工人的生活也比较好,他就尽到了企业家应有的经济价值,也就实现了社会价值。”刘迎秋说。
    “企业家善于经营,可以不断地滚动发展,可以不断对社会对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才是企业家的真正价值所在。”李义平认为,“今天你可以开汽车,随时上因特网,这都是企业家的功劳。”但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四处捐款搞慈善,更应在经济价值、精神财富、企业文化上作出贡献。
    “比如企业家所创造出的‘交易的公平、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等精神财富更值得称赞。”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不仅仅能带领企业从今天的辉煌走向明天的辉煌,而且可以有溢出效应,影响整个社会。
    而在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看来,企业家应赋予更多的责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向国家负责,遵纪守法,就必须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民族;向社会负责,诚信经营;向股东负责,公开公正公平;向员工负责,必须从德育、体育、智育三位一体来全面关照他们。”
    “在现今社会,捐献固然重要,但是目前更重要的是要杜绝瘦肉精,要杜绝染色馒头,是要在全中国人民面前树立我们中国企业的社会信誉,这一点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李义平如是说。
企业家要有更多的创造
    “一个企业家首先不仅仅是慈善家,企业家首先是创新家、创业家、发展家。这与慈善家和慈善者的慈善行为不一样,慈善是人人都应该有的心理和行为形象。”刘迎秋表示。
    李义平以宗庆后举例说,他放弃了参加巴非特、比尔·盖茨的慈善晚宴,跑去西藏做企业,“他可以示范当地企业怎么运作企业,可以培育企业管理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宗庆后做的是授人以渔的问题,是在教当地企业怎么样致富。”
    而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沈建国看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不单要转变企业结构和企业职能,更要为社会千百万青少年,为下一代,为中国下一百年搭建一个责任的平台。“要做到想方设法鼓励创业。”
    沈建国表示,目前正在做的新起点教育基金就是要为在校的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搭建一个大平台。“现在我们已经跟联想,还有比较享有盛名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合作,让他们拿出岗位来进行定向的培训。这样使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考虑自己的未来,能有实习的岗位,可以再一次做选择。”
    “过去是一个独木桥,叫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现在是千军万马过公务员考试这个独木桥,我认为这个不符合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为未来一代,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多渠道的、多方面的、可以互动的、立交桥式的就业和创业岗位平台。”沈建国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