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个人主页

周南

周南

+关注 / 私信

周南 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记者、编辑。 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永远对公益抱有敬畏---探索,我在路上。

“最直观的,以当地小升初考试为例,孩子们除了要考藏文、语文、数学三个满分各100分的科目以外,科学、道德与法治、英语也是必考项目,三科满分共100分,其中仅仅科学这一门就占35分。”林周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加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为孩子们进入中学后学习物理、化学等奠定基础.

周南 2023-6-8 20:39 收藏 评论(0)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一副会长肖南为活动致辞时表示:“‘创绿家’和‘劲草同行’一直是阿拉善SEE致力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石。我们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帮助,也让阿拉善SEE在社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南 2023-5-29 07:25 收藏 评论(0)

针对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援疆工作,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核心,继续广泛团结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方位帮扶工作;二是要根据当地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落地丰富多彩的教育助学项目;三是要健全“三农”发展长效机制,让新疆父老乡亲持续增收。

周南 2023-5-26 16:23 收藏 评论(0)

截至目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有基层残联组织30个,统计在册矿区残疾人2001人,安置残疾职工1064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1.84%。其中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421名,残健比例达54.32%。

周南 2023-5-26 16:22 收藏 评论(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学校、群团、家庭、都在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推进形成新时代家庭文明、社会文明新风尚的主体力量;深入推动和探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路径与实践,传承好家风,兴家强国,共同推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是我们的共识

周南 2023-5-24 19:34 收藏 评论(0)

在清华大学,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代国宏、杜宣梅、刘敏结合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向200余名师生讲述了身残志坚、勇于拼搏的励志故事,对国家给予的关心关爱表示了感恩感谢,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周南 2023-5-23 13:38 收藏 评论(0)

5月16日—18日,由中共德州市德城区委、区政府、德城区委宣传部、省网媒集团德州分公司(大众网·德州)共同主办的“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首届全国主流媒体德城行开展,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全国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商业媒体记者齐聚德城,一探究竟。

周南 2023-5-22 20:18 收藏 评论(0)

随着“互联网+公益”的生活方式,正在嵌入更多人的生活里,李弘表示:“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大力投入,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支持心智障碍领域社会组织,开展有效的公众倡导,努力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支持环境。”

周南 2023-5-22 20:17 收藏 评论(0)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指出,在中国乡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中,庞大的女性群体不仅是照料老人、儿童的主要家庭支柱,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各方应当共创共建,实现助力乡村女性的集合影响力。

周南 2023-5-18 16:53 收藏 评论(0)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明善道总裁赵坤宁,在她看来,“社会助力大学发展的黄金年代已经到来。目前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成为大额捐赠的主要流向,且持续攀高,今后还将延续这一态势。”

周南 2023-5-15 21:29 收藏 评论(0)

“在各级残联组、社会各界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才有可能向广大残疾人朋友们呈现出这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节目。志愿助残‘生命阳光’基地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所有的残疾人朋友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展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曹雁说。

周南 2023-5-10 18:29 收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