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数据对A股的积极意义
综合来看,外部因素对A股而言更偏短期情绪扰动而非长期影响。即便我们参考最极端的2008年,外生冲击下A股自身基本面遭到明显拖累,但在我国政策刺激下A股于08年10月就已见底,而同期美股的下跌延续到了09年3月,可见A股的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内因。

连平:从国际视角探索需求端修复新路径
2011年至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55%-69%的区间内,且贡献率都大于资本形成,这表明中国内需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向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路径上转变。因此应当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针对居民部门、收入端和需求端,探索更多支持偿付能力和提振需求的政策。

华夏时评: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新航程
我们要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连平:四季度宏观经济怎么走?
四季度,世界经济前景可能更加黯淡。而反观国内增长,经历了三季度的修复,四季度虽仍有一定压力,但更多积极的因素将会出现,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华夏时评:国庆黄金周消费彰显经济张力
真正让消费升级的,是产业的升级,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由此带来的人民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更新更智能的电动车,更大更舒适的房子,每一个都可以有;消费、投资和外贸,一个都不能少。

主导性企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
这些主导性企业,能够嵌入全球体系,在全球竞争规则中建立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有它们的存在,特别是如果有这支队伍的不断扩容,就可以使中国经济以更高质量保持一定增速,在未来一二十年里,不但助力中国成功变为高收入国家,而且可以继续攀高,进而变为中等发达国家。

非典型复苏下的波动和修复
未来6到12个月,经济将有望经历一个增长反弹的过程,背后是来自政策的支持。美国经济降温、中国经济反弹,节奏有多快、力度有多大,有不确定性,但政策最终是内生的,需要针对经济运行的问题作出反应。对市场而言,最重要的含义有两个。

林毅夫:改革开放 44 周年,中国经济转型堪称人类奇迹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大获成功的秘诀在于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并用,形成了市场和国家功能的有机融合、互补,二者相得益彰。一个国家归纳出来的理论能否适用于另一个国家,取决于这些国家的先决条件的相似性。我希望新结构经济学能为发展中国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挑战提供有益的见解。

通胀螺旋:美联储为什么这么“鹰”?
2022年三季度末是重要拐点,劳动力市场条件指数开始下行,动量指标转负,失业率开始触底反弹,但核心通胀仍然顽固,矛盾开始激化。在劳动市场上,短期内美国仍将面临劳动供给不足的问题,工资上涨叠加能源、食品供给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胀螺旋仍是决定货币政策立场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