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评论

制造业仍是主要支撑

制造业仍是主要支撑

和上月相比,2022年10月中国供需两端的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多数回落。服务业和消费受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大,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从前值1.3%下降至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从2.5%下降至-0.5%。10月中国进口和出口均同比负增长,外需放缓压力已然显现。

钟正生2022-11-16 16:38:59
连平:房地产市场发出五个企稳信号

连平:房地产市场发出五个企稳信号

当前市场呈现出五个信号,似乎昭示了市场下一步运行态势。

连平2022-11-16 16:25:44
经济开启正常化之路

经济开启正常化之路

尽管这条正常化之路现在看上去还很崎岖,但经济运行的方向终究还是改变了——这是投资者近期最该关注的东西。

徐高2022-11-16 13:20:20
华夏时评:内需政策亟须发力,稳定经济合理增长

华夏时评:内需政策亟须发力,稳定经济合理增长

10月份物价数据走低的一个好的方面,是通胀担忧的放缓,这给信贷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开了空间,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稳增长还需在促进房地产投资、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制造业投资上持续发力。

本报评论员2022-11-11 19:43:12
世界需要怎样的经济增长?

世界需要怎样的经济增长?

未来数年,不管上述潜在的替代性指标进展如何,许多领导者仍然会痴迷于追求GDP的最大增长,因此GDP仍将左右大多数经济决策。然而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各国将日益注重用不同的视角来衡量进步,并且会更加重视保护GDP衡量范围之外的要素(比如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凝聚力等)。

深入浅出把握低碳转型大格局

深入浅出把握低碳转型大格局

低碳转型将是伴随中国经济几十年的一个长期过程,并且会深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会涉及到每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有必要对低碳转型有所了解。

王曲石2022-11-10 13:33:01
大国规模和逆全球化下的产业链发展与重塑

大国规模和逆全球化下的产业链发展与重塑

《大国产业链——新格局下的宏观与行业趋势》报告围绕效率与安全两个维度,从宏观与产业、科技与政策、国内与国际多个层面分析我国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形势下发挥好规模经济优势对促进产业链效率与安全的重要性。本文从宏观的视角就产业链发展和调整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考。

彭文生2022-11-9 22:30:13
发展自主技术不要忘记两个重要原则

发展自主技术不要忘记两个重要原则

发展中国家最好施行进口替代战略,即发展中国家也直接去做发达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自己生产机器设备,而不是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等相对低端,但相对发达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姚洋2022-11-4 22:26:57
华夏时评:开放的经济,无尽的市场

华夏时评:开放的经济,无尽的市场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之门,就是机会之门。历史将证明,中国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本报评论员2022-11-4 21:19:12
如何促进民企高质量发展?

如何促进民企高质量发展?

受房地产长周期走弱及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的影响,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国有资本,增速超过10%,而民间投资的增速只有2%。但民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巨大,不仅在就业、税收和GDP的贡献方面举足轻重,即便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显著超过国企。

李迅雷2022-11-1 20:24:2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