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4月PMI看中国经济复苏的结构特征
事实上,目前全球经济也呈现出服务业较快扩张、制造业景气收缩的特征。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而服务业PMI为54.4%,二者景气分化突出。从美国PMI数据看,尽管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回到扩张区间,但二者仍呈明显的景气分化。在全球制造业缺乏景气共振的情况下,或许对中国制造业增长不宜抱过高期待.

4月数据预测:经济延续弱修复,基建稳中有进
我们认为,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延续弱修复态势,经济向上和向下弹性都不大,但阶段性减退税降费退坡后,企业盈利下行是务必要解决的问题。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暂缓后,中国将受益于国际收支、汇率改善,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形成降息预期,国内利率债和成长股受益。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竞争还是互补?
近年来东盟已经超过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开始成为拉动我国出口的主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出口订单转移,尤其是东盟从我国“抢订单”的担忧也在不断升温。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出口市占率蹿升,但这一优势能否保持,东盟与我国之间经贸关系如何演绎,均存在不确定性。

华夏时评:拼经济开花结果,再发力劲不可松
一季度拼经济开花结果,全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依然在前,二季度、下半年,“拼”劲不能少,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相信年底的收获会令人开心满怀。

冻龄——老而不衰的科学
其实健康长寿的秘密就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管住嘴、迈开腿,食而不饱、动而不疲。这里一个“不”字便是需要把握的度,不贪不懈,不嗔不妄,全在个人心理的素养和心性的坚忍了。

规模优势:大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大力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之外,中国还应抓住当前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全球第一、GDP规模全球第二的重要窗口期,挖掘自身规模潜力,以此对冲人口红利和人口总量下滑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拖累作用。

中国经济复苏的引擎与掣肘
工业生产和投资的稳步复苏中,开始显现出若干不利迹象;房地产投资的修复仍主要受益于保交楼政策,房地产销售好转和新开工意愿提升均不稳固;居民收入信心虽明显改善,但可支配收入增长仍然未见起色,扩大居民消费仍任重道远。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适度上修,但还密切跟踪关键结构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