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数据的六个特点
我们预计往后基建投资将继续对经济发挥强大支撑作用。昨天人民银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后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仍有发力空间,有望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扩大民间投资。

中游制造业表现依然亮眼
社会消费品零售中,餐饮收入的环比表现较好,录得较罕见的正增长;拖累在于商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房地产、制造业三大板块的环比均较去年同期更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放缓。

华夏时评:短期经济数据,不改长期发展定力
在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标记下一个大大的开门红之后,4月份的微观经济数据,就尤其让人关注,开门红会不会继续“红”呢?乐观者在数据中看到乐观,谨慎者在数据中看到了刺激的空间。

破坏性循环和创造性循环
人类的模仿能力让所有其他已知的生物相形见绌。是模仿让我们建立起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只是同时,它也有阴暗的一面。模仿是人的天性,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看清且承认自己的模仿行为,发现其中孕育的机遇。

坐在人类历史的滩头,窥探宇宙的边缘
《追求精确》是一部250年精密制造的沧桑巨变史,是一部恢宏的机械交响史和一首激荡人心的智能制造交响曲,是关于人类不断逼近精确极限的创造史、创新史。

人口是创新和国力不可替代的基础变量
我们建议,鼓励生育的财政支出最终可能需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5%。对此,我听到很多质疑。我认为,这些质疑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意识到人口对于创新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人口是创新和国力的不可替代的一个基础变量。

“类通缩”何时了?
我们认为,市场热议“类通缩”现象,本质上是在担忧经济复苏的成色、后续宏观政策的趋向。经济复苏在物价数据上还是有所体现的,但居民消费增长的动能还需进一步夯实,而当前物价环境能为稳增长政策发力创造较好环境。

从“五一”成绩单看消费复苏成色和前景
从“五一”各项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市场既呈现出增长快、结构新、活力足和潜力大等积极特点,但也暴露出需求仍显偏弱、人均消费下降和体验感较差等问题。下一阶段,政策应从提振需求、提高收入和提升体验感等方面着手落实,推动消费持续快速恢复,实现全年既定经济增长目标。

华夏时评:“五一”消费力,展现中国经济潜力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五一小长假的“全面恢复”还是给了这个市场更多的信心,尤其是给出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在促消费上,中国经济,还有大把的发力空间,有待于各种促消费的政策去挖掘和激发,把中国经济的消费潜力,转变成中国经济的真正的消费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