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十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前经济处于恢复期,结构性问题不少,面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局部性或区域性风险,应该及早处置,防患于未然。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大系统,避免挂一漏万,需要加强预期管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华夏时评:三场部长级沟通,十分企业家信心
掏心窝的发言,实打实的举措,企业家的表态,积极正向,对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做优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充满信心,而企业家的信心,则是比黄金还珍贵。

重新理解公共债务与现代经济增长
在经济周期下行或者经济遇到重大冲击时,财政可以通过举债来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以促进总需求增长。比如,应对“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政府通过增加债务来支持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既是社会保险功能的体现,也有助于防止经济陷入“休克”,损害增长潜力。

世界经济恢复持续面临“通胀-加息-金融紧缩”压力
下半年,美联储可能继续小幅加息,欧央行、英央行、澳央行等其他主要经济体央行也可能跟随加息,从而使得全球金融条件进一步收紧。

中国消费并非在降级
消费升级动能趋缓仅仅是短期现象,中长期视角下随着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消费升级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因此,中国消费投资机遇依然广阔,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上消费赛道充满蓬勃生机。

经济学的无用、小用与大用
经济学究竟是无用、小用,还是大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先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但要想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要多听、多看、多尝试。

国际货币体系新趋势——从逆全球化到去金融化
未来中美两国的竞争与合作更多体现在实体层面而非金融层面,包括科技创新和大宗商品等领域。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路径有其内在逻辑。逆全球化和去金融化这两大新趋势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具有关键影响。由此而来的一个含义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必以资本账户开放为着力点,而应重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华夏时评:深挖增长潜力,稳定青年就业
年轻人应该有点拼劲,能吃点苦头,经得起历练,全社会也应该调动各种资源,深挖各种潜力,让年轻人的一身本事、一腔志向,有用武之地,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也要对应正确的发展理念,对应有效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才能让人才红利“有利可图”。

数字化转型——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
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工业软件应用到传统的工业管理模式和产品研发体系中,严格地说它应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