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评论

再议超额储蓄

再议超额储蓄

2022年下半年楼市出现了停贷断贷风波,冲击了居民的购房情绪,也使得居民选择把钱先留在手里。理财净值化转型和房住不炒都属于中长期的政策取向,与疫情并未关联,所以我们认为即便疫情结束,超额储蓄仍然可能继续上升。

李超2023-2-24 18:45:20
华夏时评:“提前还贷”也应视为商业银行的商机

华夏时评:“提前还贷”也应视为商业银行的商机

金融监管层和金融机构主动出手,还款难得到了快速缓解。预约必须排几个月、并且有额度限制的情况,变成了现在只要有资金,有银行立马就可以办理,甚至有银行线上线下都可以办理,额度限制也被取消了。当然因为提前还款的客户较多,一些银行的排队申请仍旧比较长,但改进正在加速推进。

本报评论员2023-2-24 18:18:42
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

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

未来,越来越多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短期内不生孩子会成为新常态,因此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或人口停滞—会成为全世界的一个趋势。

蔡昉2023-2-23 13:34:43
产业链视角看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产业链视角看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重要会议上的一系列定调,彰显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未来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领域。大力发展制造业是否与产业升级中的“去工业化”相背离?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建设制造强国未来应当如何破局?

钟正生2023-2-22 17:38:21
美国通胀压力反复

美国通胀压力反复

目前来看,美联储或需进一步“制造”衰退,令需求更快降温,以增加通胀回落的确定性。不过,目前市场主要博弈年中停止加息的可能,譬如5月或6月会否加息,但在此之前仍有多月经济数据有待观察,市场预期不稳、波动风险上升。

钟正生2023-2-17 22:04:38
华夏时评:促消费正当其时,拉投资劲不可松

华夏时评:促消费正当其时,拉投资劲不可松

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消费、投资和外贸,一个都不能放松,才能做到化解总需求不足这个主要矛盾。

本报评论员2023-2-17 19:53:39
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我们认为,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的重新估值,是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建议充分考虑央国企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新发展模式中的贡献、盈利能力稳健驱动高分红和高股息率,叠加央国企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通过收购资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在经济好转后明显获益,均指向央国企的估值提升逻辑。

李超2023-2-15 11:20:26
货币是信用问题

货币是信用问题

要想了解近年来整个货币金融界的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查阅那些在第一线从事业务的机构的文档、手册和指引。本书正是作者做了大量此类工作之后成文的,其中一定包含很多我们并不熟知,但对理解金融界最新发展十分有价值的真知灼见。这成为本书吸引我的又一原因。

李扬2023-2-12 17:22:03
华夏时评:实事求是看待宏观形势,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华夏时评:实事求是看待宏观形势,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不教条,挖潜力,坚定不移走中国自己的路,实事求是地干,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本报评论员2023-2-10 19:30:20
零售巨变

零售巨变

对老牌零售商来说,变革的挑战前所未有,而且空前迫切。对普通人而言,我们的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店、品牌和许多面向消费者的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甚至零售生态系统中的常用词汇和语言—“商店”“零售”“批发”,甚至“传统实体商店”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