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专栏

能源安全:守护现代经济的血脉

能源安全:守护现代经济的血脉

油、气这类大宗商品交易遵循着“东方交易、西方定价、美元计价、期货基准”的格局,我国缺乏定价权,这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经济安全与国际竞争力。

荀玉根2022-4-6 12:25:14
华夏时评:支持民企投资,专项债“四两拨千斤”

华夏时评:支持民企投资,专项债“四两拨千斤”

在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3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并且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本报评论员2022-4-1 19:51:45
经济乍暖还寒,花开尚待时日

经济乍暖还寒,花开尚待时日

考虑到去年基数前高后低、疫情有可能被有效控制以及政府“稳增长”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等因素,后三个季度的GDP有望呈现出逐季递增的走势,经济增长有希望实现政策预期目标。

连平2022-3-30 16:32:40
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

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

我们认为,产业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先决条件是产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大概率将持续较长时间完成并不断优化升级,中长期存在着较多结构化的战略性投资机会,也蕴藏较大市场预期差。我们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全年增速将达到11.1%。

李超2022-3-30 13:25:58
华夏时评:财政货币联手发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华夏时评:财政货币联手发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政货币联手发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才能更有效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只要让所有的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都能够稳得住、发展得起来,而发展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本报评论员2022-3-25 21:55:52
如何让长期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定海神针

如何让长期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定海神针

虽然A股去散户化的进程加快,但市场资金短视化的抱团、炒作等造成个股股价大起大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正是由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投资行为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从资金博弈的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要防止上述“负向循环”,必须需要加大长期资金的入市比重。

李迅雷2022-3-24 15:26:02
306
「李锦专栏」2022年中国企业稳增长大思路

「李锦专栏」2022年中国企业稳增长大思路

可以预期,按照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2年全国两会的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外部动力与内生动力齐发,2022年的中国经济稳增长可期,企业也进入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时期。

李锦2022-3-23 12:57:37
财政支出显著提速,政府消费、投资发力

财政支出显著提速,政府消费、投资发力

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央行后续降准概率有所提高,预计3月金融数据表现亮眼,继续发力宽信用、稳增长。我们提示,长端利率未来更多关注宽信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在二季度达到3%左右的高点;权益方面,宽信用延续,持续性看好稳增长板块,同时我们重点提示关注未来美债收益率见顶后带来的成长股切换机会。

李超2022-3-22 22:32:58
华夏时评:用科学与责任,铸就防疫屏障

华夏时评:用科学与责任,铸就防疫屏障

坚持就是胜利,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用科学与责任铸就防疫屏障,织就起更牢靠更稳固的健康保障之网。

本报评论员2022-3-18 20:47:43
金融委会议力扫市场阴霾

金融委会议力扫市场阴霾

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厘清当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模湖认识,有利于平复资本市场上快速抬头的悲观情绪、有利于市场主体更进一步理解政策导向并改善预期。

连平2022-3-17 16:31:06
  • 益思

    益思

    “益思”是华夏公益特别推出的一档公益评论专栏,结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携手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政策,普及公益法律,建言献计,为完善公益慈善思想、提升行业发展理念而持续努力,共创美好。

  • 荀玉根

    荀玉根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迅雷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锦

    李锦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 金海年

    金海年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华夏时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