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连平:四季度宏观经济怎么走?
四季度,世界经济前景可能更加黯淡。而反观国内增长,经历了三季度的修复,四季度虽仍有一定压力,但更多积极的因素将会出现,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华夏时评:国庆黄金周消费彰显经济张力
真正让消费升级的,是产业的升级,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由此带来的人民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更新更智能的电动车,更大更舒适的房子,每一个都可以有;消费、投资和外贸,一个都不能少。

通胀螺旋:美联储为什么这么“鹰”?
2022年三季度末是重要拐点,劳动力市场条件指数开始下行,动量指标转负,失业率开始触底反弹,但核心通胀仍然顽固,矛盾开始激化。在劳动市场上,短期内美国仍将面临劳动供给不足的问题,工资上涨叠加能源、食品供给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胀螺旋仍是决定货币政策立场的主要因素。

华夏时评:利率市场化改革“闯关”迈进重要一步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金利率的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从来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危险一跃”,俗称“闯关”。经过近几年探索,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走出了平稳的关键一步,未来的路将更加宽阔。

经济边际回暖兑现
8月底国常会进一步部署,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我们认为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的逐步落地,有望支持后续基建维持较高增速。

华夏时评: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应主动“降费”
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依旧不小,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更需要市场各方凝心聚力,更需要责任担当,“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特别是对“财大气粗”的大部分金融机构来说,更是责无旁贷。

欧元20年:失衡问题始终困扰欧元区
欧元空单还在累积。雪上加霜的是,在高通胀压力之下,欧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使欧洲的经济前景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与欧债危机不同的是,作为“火车头”的德国恰好是这场地缘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的中心,贸易条件的恶化很可能扭转其长期保持的贸易顺差。

华夏时评:“有实力支撑” 无须过度解读汇率波动
近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99元关口,距离“破7”近在咫尺。“关键点位”非关键,对于近“破7”,市场并没有弥漫恐慌情绪,表现颇为理性。

美国经济衰退可能难以避免
资本开支减少将持续限制全球供给增长,可能使原油维持高位震荡,导致美联储超预期紧缩以抑制通胀。抗击通胀也成为了美联储的一项政治任务。调查显示,通胀是中期选举时美国选民最为看重的考虑因素。在11月中期选举进行之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很难放缓紧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