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关于年轻人就业的思考和建议:在线创业,供给创造需求
年轻人就业率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只要从政府到企业,都给予方方面面的关爱和帮助,如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增大,中国年轻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高。

自主创新新要求:只争朝夕
从“刻不容缓”,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紧迫感有了新内涵,同时也传递出催人奋进的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自主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展望经济基本面,预测政策变化趋势
即使二季度地产投资是-6%左右的水平,实际上的地产销售数据或更弱。城市更新支撑了今年地产投资,否则实际的地产投资会更差,销售驱动的传统投资,这对地产后周期产业链的拖累也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几个基本面的变量。

新一轮猪周期及其对CPI的影响
今年3月下旬以来,生猪猪肉价格持续上涨,22省市生猪均价从第11周一路飙升到第26周,累计涨幅高达91.5%,猪肉价格震荡上行至28.43元/千克,涨幅50.2%。猪价节节走高,引发业内关于“新一轮猪周期是否已经开始”的激烈讨论。

华夏时评:宏观调控超预期,经济势起不可落
投资、消费和外贸,稳经济,一个都不能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每一个都要发挥功效;国企、民企、外企和合资企业,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如此综合发力,势要起就不会落,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障基本民生,就不成问题。

7月经济数据: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放缓
消费方面,由于6月份季末冲量存在一定透支效应,社零增速小幅回落至2.7%。投资方面,地产较弱、基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维持较高景气度。大类资产配置方面,预计A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看好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为代表的出行消费链。

华夏时评:央行调控底气,来自中国经济实力
一份货币报告,从金融市场运行,到宏观经济分析,再到货币政策趋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两句话,一句话,不为短期稳增长而将房地产再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还有一句话,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

国改三年行动方案收官的亮点
2022年是国改三年决战决胜之年,在当前内外复杂的背景下,作为定海神针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报告简要梳理国企改革历程,重点聚焦分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和成效,并基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落实与攻坚方向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

出口稳增贸易高涨,关注我国供给优势
7月出口保持强势,常态化检测统筹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推动“物的流动”修复提振出口,长三角地区尤为突出,贬值及价格因素也有利好,下半年全球衰退背景下重点关注我国供给的相对优势,基本面回暖强化我国供给能力,海外供给面临经济滞胀走势、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地缘政治、罢工等冲击。

华夏时评:“保交楼”对稳市场和信心恢复意义重大
“保交楼”被高度重视,是因为“保交楼”能够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风险,守住安全底线,对稳定市场和信心恢复具有重大意义。“保交楼”是切中问题要害,洞中肯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