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央行的信心,就是稳增长的底气
无论是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还是针对房地产的差别化信贷,央行的行动方式,都是质在量先,央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将有力提振我们对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信心。

华夏时评:内需政策亟须发力,稳定经济合理增长
10月份物价数据走低的一个好的方面,是通胀担忧的放缓,这给信贷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开了空间,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稳增长还需在促进房地产投资、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制造业投资上持续发力。

华夏时评:开放的经济,无尽的市场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之门,就是机会之门。历史将证明,中国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如何促进民企高质量发展?
受房地产长周期走弱及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的影响,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国有资本,增速超过10%,而民间投资的增速只有2%。但民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巨大,不仅在就业、税收和GDP的贡献方面举足轻重,即便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显著超过国企。

华夏时评:投资质量提升——经济数据里的新迹象
一句话点评,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企稳,而且实际效果超出预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华夏时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全面脱贫、小康梦想成真,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条通向永续发展的可行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自信的表达,中国正在给人类现代化留下自己的定义。

信贷数据对A股的积极意义
综合来看,外部因素对A股而言更偏短期情绪扰动而非长期影响。即便我们参考最极端的2008年,外生冲击下A股自身基本面遭到明显拖累,但在我国政策刺激下A股于08年10月就已见底,而同期美股的下跌延续到了09年3月,可见A股的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内因。

连平:从国际视角探索需求端修复新路径
2011年至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55%-69%的区间内,且贡献率都大于资本形成,这表明中国内需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向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路径上转变。因此应当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针对居民部门、收入端和需求端,探索更多支持偿付能力和提振需求的政策。

华夏时评: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新航程
我们要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