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国务院本月拟颁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协会建议设立副部级管理局

作者:陈岩鹏 郑盎 应辽产 张智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31 20:43:26

摘要: 7月30日,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该扶持政策由国务院颁布,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央行、银监会等多部委的相关工作起指导作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郑 盎 应辽产 实习记者 张 智 北京 温州报道

   《华夏时报》独家获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有望于8月出台。
    7月30日,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该扶持政策由国务院颁布,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央行、银监会等多部委的相关工作起指导作用。
    据了解,半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了官学结合的调研。而近一个月内,工信部等部委就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已向有关方面征求了意见。
    本报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央行正在研究制定政策来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确保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有专家建议规定一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最低限度,取消中小企业贷款的部分限制条款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则建言成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协会还建议国家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高层协调机制,设立国务院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局,或者依靠某一大部委,成立副部级的二级局。


中小企业境况不佳
    本报记者获悉,7月20日至23日,由央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赴吉林、辽宁两省开展实地调研。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率队的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表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存在治理结构、资本金不足、信誉缺失等问题,由此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中小企业发展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积累以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据央行统计,中小企业的融资98.7%来自银行贷款,仅有1.3%来自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
    “在当前的银行运营体制下,大银行偏爱大企业,远离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主要对象是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中小企业普遍反映,没有感受到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李子彬指出,4万亿投资计划投向大多集中在政府项目、基础设施等大型重点工程,而上半年猛增的信贷资金也主要落在了大企业、大项目上,广大中小企业从中的直接受益比例很小。
    “即使一季度国务院连续出台了钢铁、汽车、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10个行业的振兴纲要,直接受益的也主要是这些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要发挥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带动效应,仍然需要较长的过程。”李子彬认为,中小企业的整体状况短期内仍然难以好转。
    受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的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以美、欧、日、韩为主要市场的出口型企业受到冲击很大,纺织、服装、食品、机电、建材、冶金等行业尤为突出。中小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扩散,从出口型、加工贸易型的中小企业向其他生产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扩散,由沿海地区向中部和内地的中小企业影响。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说温州有3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全国高达40%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倒闭状态,急需政府更加有力的政策帮助他们度过困难。”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中小企业出现的生产、经济困难,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些问题中,重要的问题是融资问题,是市场开拓问题。”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向记者表示。


关注融资难
    周德文参与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征求意见工作,他告诉记者,国家解决融资难的措施有很多,但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原因是各大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各自利益层层限制门槛,只向大企业敞开大门,导致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贷款。
    因此,周德文建议:“银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刚性的执行计划。”比如为了加强有效信贷,有必要设立一个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规定一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最低限度,取消中小企业贷款的部分限制条款,才能保证新政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周德文告诉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都要建立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过去各地政府都没有去执行。”据了解,即将出台的中小企业扶持新政将规定县以上政府都必须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提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要切实加强完善各自设立的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单独下达信贷规模,单独进行财务核算,单独制定奖惩标准,单独进行考核和奖惩。中小企业协会还在该报告中建言大力支持中小银行的发展,可以考虑成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市场化运营,财政上适当给予一些政策性支持。
    央行也在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郭庆平在调研中提出,当前要继续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战略,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确保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由于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育不够健全,中小企业缺乏直接融资途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证券、债券、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解决融资的企业寥寥无几。郭庆平表示,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开展股权融资、股权出资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推动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步伐,扩大集合债发行规模。
    另悉,全国工商联正在起草文件上书国务院,建议大银行要加大小企业信贷力度,明确小企业信贷规模比例,降低金融机构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营业税或所得税,提高小企业的信贷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小企业信贷贴息的财政支持等。


理顺管理体制
    有关全国中小企业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不统一、不规范、不完整,也影响到国家全面把握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据中小企业协会反映,国家统计局、工商局、商务部、人民银行、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统计口径不统一,这些部门目前提供的数据都只能反映一部分情况,合到一起也无法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的数据,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和《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我国企业数量结构特点是大型企业极少,中型企业不多,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总体来看,全国各类大型企业不到1万家,占全国企业的不足0.1%;中型企业不到10万家,占近1%;其余99%均为小企业。本报记者获悉,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今年会加强完善中小企业统计工作。
    此外,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也亟待理顺和加强。“经过几次政府机构改革,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等等,这些部门管理中小企业的出发点和角度各不相同,有区隔,有重叠,也有空白。”李子彬说。
    据李子彬介绍,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一些省、市成立了经济信息委或者工业信息委,原来的中小企业局降格为委内的处级单位,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和调控手段存在弱化的现象。
    中小企业协会建议,国家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高层协调机制,设立国务院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局,或者依靠某一大部委,成立副部级的二级局。此外,各省、市地方政府相应也要理顺本地区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