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揭开德邦基金“保壳”博弈背后的面纱:两个季度含权量由94%降至不到8%,历经21次清盘预警仍在运行

作者:耿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4 17:44:59

摘要: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此前一直高配股票,但却在近半年时间将原本94.02%的股票仓位,猛然减至7.79%,并将大量资金投向债券,比例高达72.59%。

揭开德邦基金“保壳”博弈背后的面纱:两个季度含权量由94%降至不到8%,历经21次清盘预警仍在运行

图为:德邦基金所在办公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耿倩 上海报道

一则清盘预警隐现德邦基金“保壳”博弈棋局。

日前,德邦基金发布旗下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公告。公告指出,截至2025年5月8日,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则将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发稿,该基金已累计发出21次清盘预警,原因均为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元,而产品的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多时间在“清盘线”下。此前,该基金已历经5次“连续55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极限警告,随后又“奇迹生还”。

《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到,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此前一直高配股票,但却在近半年时间将原本94.02%的股票仓位,猛然减至7.79%,并将大量资金投向债券,比例高达72.59%。

为何产品规模在近两年一直低于“清盘线”,公司却多次“保壳”?半年时间内将股票仓位由94%猛减至不到8%是否合理?又是否属于风格漂移?对此,5月14日,德邦基金方面独家回复《华夏时报》记者,上述谜团也随之揭开。

持续两年规模低于“清盘线”

5月10日,德邦基金发布《关于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指出,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在《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将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截至2025年5月8日,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据公开资料,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成立于2017年1月13日。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最新规模为0.4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该基金第一次面临清盘风险。《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过往公告发现,德邦基金最早在2023年6月9日对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发出清盘预警,截至发稿,已累计对该基金发出21次清盘预警风险。

对于清盘预警的原因,无一不是规模持续低于“清盘线”。事实上,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自2021年以来就一直“萎靡不振”。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合并规模自2020年年末达到成立以来的最高峰2.68亿元后,在2021年直线下跌至当年年底的0.61亿元,一年时间规模跌去77%。随后虽在2022年反弹至0.73亿元,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内,规模一直在5000万元“清盘线”下徘徊。去年四个季度,该基金的规模都没超过3000万元。

产品规模为何两年多都在“清盘线”下徘徊?规模上不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5月14日,德邦基金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近年来受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影响,A股市场波动较大,基金投资者阶段性风险偏好降低,选择赎回基金的情况常有发生,含权基金规模承压的情况相对显著。作为灵活配置型产品,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资产规模受市场环境、投资者风险偏好及产品业绩表现等因素影响,也有相对较大的波动。作为基金管理人,为了更好服务持有人利益,一直致力于在产品合同的框架下,通过持续优化策略来提升基金业绩,通过持续营销来吸引增量资金,积极维护产品的正常运作。

历经5次“保壳”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分别在2023年6月30日、2023年10月11日、2024年1月10日、2024年7月11日、2024年10月17日,面临“连续5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但每次都避免了被清盘的“命运”。

为何产品先后发布了21次清盘预警,且规模持续两年多时间低于5000万元,却依然在维系运营?

对此,德邦基金方面回复称,这是出于对产品持有人的负责态度。“作为基金管理人,从服务持有人利益的角度,对存量产品进行清盘的决策是需要慎之又慎的。积极履行管理人的专业职责,积极通过持营去维护产品的正常运作,去争取为存量持有人提供价值,提供主动选择的条件,是作为管理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德邦基金方面强调,公司基于对持有人利益负责的态度、对基金长期发展潜力的信心以及基金产品布局的需要,选择积极持营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

灵活配置型基金这一产品类型是德邦基金重点经营对象。“就公司的产品布局与定位来讲,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是在风格快速切换的市场环境中可以为持有人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服务的一种较好品种。”德邦基金方面指出,近1年来,公司投研致力于在灵活配置的合同框架下,基于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进行更加灵活的策略调整和股债仓位配比调整。

另外,从业绩表现上,也能找到答案。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短期表现跑输业绩基准,但五年期业绩在同类中上游。以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为例。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0.87%,而该基金业绩基准为0.01%,在2331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748名;一年以来,该基金收益为5.23%,跑赢了同期业绩基准3.91%,位列同类产品前39%;三年来,该基金业绩为-16.66%,同期业绩基准为3.17%;五年以来,该基金累计收益12.25%,在1764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050名。

或许是还算不错的长期业绩使得该基金一直免于被清盘。从基金经理变更动作来看,德邦基金在尽力拯救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去年年底,德邦基金增聘施俊峰和张铮烁为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朱慧琳一起共同管理该产品。

谈及增聘这两位基金经理的原因,德邦基金方面透露,张铮烁为德邦基金固收投资老将,善于把握利率趋势行情,施俊峰擅于捕捉周期拐点,注重行业轮动比较,而朱慧琳擅长消费成长领域投资,三者能力圈优势互补。

增聘基金经理,似乎对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起到了一些效果。德邦基金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灵活配置的模式下,考虑业绩比较基准的构成,在仓位调整的过程中,尤其是权益市场相对走强的初期,产品可能阶段性出现短期业绩弱于基准的情况,但参考5月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业绩评价报告》《基金超额收益排行榜》,和银河证券发布的《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榜单》,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的收益在同类灵活策略混合型基金中,近一年期的排名均在31%的位置,超额收益则在24%的位置,相较策略调整前有相对更好的业绩表现。

半年股票仓位由94%直降至8%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变更以来,该基金的投资配置变化极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7.79%,债券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72.59%。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该基金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59%,债券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6.23%,银行存款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57.76%。

而在去年其他季度,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一直在93%以上。2024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4.02%;2024年二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3.94%;2024年一季度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3.44%。在2023年,该基金股票投资占净值比也在80%以上。

为何从去年第四季度,该基金的资产配置就发生这么大变化,短短半年时间,股票仓位从94.02%,猛然下降到7.79%?

这或许跟基金经理对行情的判断有关。基金经理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明确:“进入2025年,我们对于新回报的配置思路,将会以‘固收加’的模式展开。”固定收益部分,2025年,经济长期潜在增速下行将带动利率中枢下移,同时,适时降准降息、维护流动性充裕的政策基调下,市场对政策大幅度宽松的预期较强,叠加优质资产持续稀缺,机构配置债券的意愿仍高,债市利率下行的逻辑仍在。风险资产部分,将会引入股票加可转债的组合。2025年、2026年的转债市场到期规模在大约800亿—1200亿之间,市场未来的缩量速度还会继续加快。需求方面,随着债券利率下破关键点位,预计市场对于可转债的关注度还将提升。

作为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这样大幅度地调转资产配置比例是否合理?

德邦基金方面认为,这种调整是符合规定的。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是一款“灵活配置型”产品,该产品的核心特点即为根据市场研判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在资产配置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该基金约定股票仓位范围为0%—95%,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间的灵活配置,力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资产回报,为投资者实现资产长期稳健增值。

德邦基金方面称,基于对市场环境的综合判断以及基金投资目标的定位,2024年末公司增聘施俊峰和张铮烁为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旨在通过团队力量的增强与互补,更有效地支撑灵活策略的运用,提升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该基金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资产配置比例进行调整,符合基金投资目标和合同约定。

“我们始终认为,资产配置的灵活性是灵活配置型基金的重要优势之一,它有助于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当然,在调整资产配置时,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市场风险、投资者利益以及基金的长期发展潜力。”德邦基金方面如是说。

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又是否属于“风格漂移”?

沪上一名大型公募机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在半年内大幅调整资产配置是合理的,符合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操作特点和市场环境需求。虽然其调整幅度较大,但并未完全偏离基金的投资目标和历史风格。这种调整更可能是基于市场波动和投资策略的灵活应对,而非“风格漂移”。

“2024年四季报和2025年一季报所披露的股债仓位为时点数据,无法直观反映管理团队调整股债仓位配比的趋势。”德邦基金方面直言,管理团队的相关投资决策是基于对权益市场和利率环境变化的综合研判,是以控制回撤、稳定净值为目标的,操作严格遵循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及风险控制要求,属于灵活配置策略的正常运用,符合产品定位,不存在“风格漂移”。

但毋庸置疑的是,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股票仓位在灵活配置型基金中处于极其低位的状态。5月12日,长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灵活配置型基金合计股票持仓市值占合计资产净值的比例为77.51%,而德邦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股票仓位仅为7.79%。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