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评论

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全景——2025重振消费之路

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全景——2025重振消费之路

春节是中国传统消费旺季,从中亦能寻得全年消费变化的线索。

钟正生2025-2-6 12:56:04
华夏时评:辩证看待长期增长和短期刺激

华夏时评:辩证看待长期增长和短期刺激

上市公司的质量,不仅自身的素质要过硬,也要依赖客观的宏观经济环境,所以,我们不仅要辩证地看待中场线资金和短线资金,更要辩证地看待长期的增长和短期的刺激。

本报评论员2025-1-24 18:44:10
四问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

四问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

展望2025年,预计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目标仍在5%左右,既是基于2024年中国经济所呈现的韧性与潜力,也考虑到“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规划目标的实现和衔接。

钟正生2025-1-23 22:00:30
复盘2024年“U型”中国经济

复盘2024年“U型”中国经济

建议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设置为“双5”,即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达到“5%左右”,更加强调增长的就业导向,以就业和物价作为政策是否需要继续和加大力度的重要标准,努力实现有就业的增长、有收入的增长、有获得感的增长。

罗志恒2025-1-23 21:59:48
在一定的经济增速中实现经济转型

在一定的经济增速中实现经济转型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将会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会让更多的经济增长好处落在普通人身上,让他们有更多的经济增长获得感。

本报评论员2025-1-17 19:58:08
出口强收官

出口强收官

展望2025年,中国出口可能面临总量和份额的双重挑战。一方面,2025年半导体周期将迎拐点,美国地产及其后周期消费或承压,美国贸易壁垒可能导致全球需求收缩。另一方面,2025年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将面临挑战。

钟正生2025-1-15 19:37:20
化债之后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化债之后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中央提出“6+4+2”的一揽子化债举措,在五年内以10万亿真金白银化解12万亿的隐性债务,将极大地缓解地方政府的流动性风险,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能力,将地方政府从应急状态推动到常态谋发展。

罗志恒2025-1-15 19:36:56
企业出海的学术“破局”

企业出海的学术“破局”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企业出海,但是学术界对此的系统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吴晓波2025-1-15 09:52:03
华夏时评:提振政策密集发布,耐心期待累积效应

华夏时评:提振政策密集发布,耐心期待累积效应

从目前发布的频率和势头来看,一系列提振政策还会继续,直到累积效应出现,真正地激发市场本身的热情,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其实是耐心和乐观。

本报评论员2025-1-10 18:31:12
地产税收数据的背后:市场与政策的双重观察

地产税收数据的背后:市场与政策的双重观察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房地产业兴,则国民经济兴;房地产业衰,则国民经济衰。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快速、有力的措施,改变预期,稳定市场。

董藩2025-1-9 19: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