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万亿数据资产“大金矿”如何挖?近40家数交所演绎战国故事,多层次市场现雏形
“数据交易所建设正式进入2.0阶段,目前市场上以地方国资、民营资本建设的数交所已经有近40家。但是我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在数据资产方面已经沉淀积累了庞大的规模,达到了百万亿级别,未来除了国家级、省一级的数交所布局完成后,不排除还会出现地市级的数据交易平台,共同开发这个大市场。

上海年夜饭预定火爆:有老字号上半年就已订光,疫情下“外带礼盒”兴起
《华夏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多家餐厅和酒店,发现部分受上海居民欢迎的餐饮和酒店除夕夜当天的年夜饭几乎售罄,初一到初五仍有大量余位。

11月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平台关停!数字藏品现“清退潮”,打折退款被嘲“吃相难看”
《华夏时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刚刚过去的11月,已有超过30家数字藏品平台主动发布清退公告。记者注意到,这些宣布清退的平台,仅有三家全额退款,其余的退款比例通常在5%-50%之间不等。不少投资者对此表示不满,吐槽其“吃相难看”。

加密资产机构“排队”破产:继FTX之后BlockFi申请破产,欠债或达100亿美元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FTX破产对整个美国加密资产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毁灭性打击,市场估值多次承压之下的市场预期被釜底抽薪。此外,美国金融监管层逐步收紧对加密资产行业监管力度,更加剧了市场恐慌。

越博动力年内二次易主失败引问询,实控人股权开始被拍卖
记者注意到,在公司宣布终止控制权变更同一天,实控人李占江持有的100万股被司法冻结的公司股票以1096万元价格拍出。

明年大类资产配置如何“转向”?这三类产品安全边际高,或成为投资新风口
国内明年经济增长预期如何?《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梳理包括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前海开源基金等二十余家的首席经济学家观点发现,大家普遍预期明年我国GDP增速将在4.5%-5.5%区间,而且机构们认为大类资产的配置已经出现了新动向。

80亿元“大肉签”发行申购,这类产品竟无一“破发”!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震荡市场之下,今年以来,可转债打新首日竟没有一个转债产品“破发”!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全市场新上市可转债首日涨幅平均为28.66%,最高甚至达到了276.16%。

债市稳了!央行降准靴子落地,5000亿元长期资金入市提振投资者信心
对于债市利率的展望,蔡剑表示,由于国内短期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再加上国内经济尚未偏离复苏轨道,基本面不支持债市利率大幅下行,因此海外机构在选择投资品种上会更加谨慎。

核酸检测企业IPO“从严审核”第一枪:翌圣生物突遭取消审议,业绩持续性成疑
11月23日,上交所官网披露,鉴于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翌圣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翌圣生物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翌圣生物也成了“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上市后被取消的首家上市申请审议的公司。

产能超过需求一倍,硅片降价潮起,双良节能大举扩产意欲何为?
据不完全统计,主流硅片厂商在2022年的产能已经超过600GW,而据CIPA预计的2022年硅片需求在276GW水平,且还有很多大厂在2023年计划继续扩产。在产能已经超过需求一倍的情况下,硅片企业们的扩产计划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