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美债上限危机有惊无险,全球金融市场延续动荡
事实上,全球的去美元化针对的也是“去美元霸权”而并非完全是“去美元体系”。因此,可以认为,美元霸权正在逐步瓦解,但“去美元体系”并不现实。

华夏时评:稳就业调预期,强化民企发展信心
除了在宏观层面拉动内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民营企业家们,更迫切需要的,恐怕还有一条一条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措施,来促进民企发展壮大,来强化民营企业家信心。

内外兼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五成以上的税收、六成以上的GDP、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和九成以上的企业数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和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盈利积极因素初显,逐步开启被动去库
我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仍有望进一步发力助力企业盈利修复:一方面三季度可能降准、四季度可能降息;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腾挪空间及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腾挪财政空间。

华夏时评:借力“一带一路”,出口结构升级
不管国内国外,还是欧美或者“一带一路”,市场就是市场,需要按照中国现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现在就是要一心一意向产业的高端升级,搞高质量发展, 这是真正的战略问题。

怎么看当前的金融数据?货币政策会怎么走?
4月金融数据引起市场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4月信贷增量大幅回落、社融乏力、居民信贷低迷,预示着今后1—2季度经济复苏情况将不及预期,有较大的通缩压力。我们认为当前金融运行并没有出现异常变化,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存在通缩的基础和条件。

华夏时评:践行北京宣言 发展残疾人事业
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康复国际百年庆典致贺信,表示“中国积极支持康复国际工作,用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为国际残疾人事业贡献中国力量”,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华夏时评:提升内需的抓手,投资中高端制造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高质量的需求,在中高端制造业和其基础设施也就是新基建上的投资,可以短期刺激内需,还可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是新时期的“要想富、先修路”,只不过,这一次是更高质量的“路”。

华夏时评:短期经济数据,不改长期发展定力
在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标记下一个大大的开门红之后,4月份的微观经济数据,就尤其让人关注,开门红会不会继续“红”呢?乐观者在数据中看到乐观,谨慎者在数据中看到了刺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