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有不少人在大谈中国楼市中的“拐点”和房价的“大跳水”、“崩盘式”全面回落。但这种认识似过于极端化和过于悲观。
加强高端制造业出口,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海外的资源,这样的“走出去”才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太高,部分地方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但是,从金融角度来看,房价到了必须且必然下跌的时候了。
曾经一度,中国是全世界钱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钱最贵的国家。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正在改变。
三亚今年分的馅饼是从哪里分出来的呢?根据三亚市财政局的说法,这是动用三亚市委、市政府克服“四风”弊端腾出的2亿元政府财力。
余额宝类存款上缴准备金后,中小银行可能爆发局部钱荒,从而拉高货币基金收益。
聘任制公务员的影响不是颠覆性的。其实公务员改革的目标不一定是非要打破“铁饭碗”,让公务员群体具有像私营企业员工那么强的流动性。
自2011年底内地儿童在香港地铁吃东西事件以来,港人对内地人的态度开始急转直下,其后的双非孕妇、抢购婴儿奶粉等事件则加剧了这种趋势。
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自然禀赋之故,由此来看,各种路网建设——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速铁路都方便了这些地区民众以更便捷的方式向外寻求美好生活。
不管“微刺激”这个概念是否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市场创造的词汇总有它自己的生命力,我们愿意使用这个概念,也因为它准确而持久。
“益思”是华夏公益特别推出的一档公益评论专栏,结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携手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政策,普及公益法律,建言献计,为完善公益慈善思想、提升行业发展理念而持续努力,共创美好。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华夏时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