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还没有来得及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路径,却意外的成为大型国企解困的方法。政府从煤钢去产能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并打算将这一通过提高资源的稀缺性来推高垄断价格,而更高的价格意味着垄断企业更高的利润,这是一条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捷径,而国企负债率的下降就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这是政府最为重要关切点。
2017-8-21 10:54 收藏 评论(0)中央对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理解并非囿于市场的传统的定义,事实上,比起市场的短期波动,决策层更加关注主要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等能否在这些波动中独善其身,而现在所做的,就是确保实现这一点。
2017-7-18 10:38 收藏 评论(0)此轮人民币的有限反弹,是一行三会坚定的金融去杠杆、提高货币市场利率的结果,而代价是,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大部分公司股票、特别是中小创公司市值损失巨大。6月中旬美元加息窗口期过去之后,央行仅仅进行了一轮非常克制的宽松,但人民币即闻讯下跌,如果紧缩不能成为常态,未来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大增。
2017-6-26 17:48 收藏 评论(1)我们再也不能叶公好龙了,去泡沫才能保安全,去杠杆才能振实体,投资者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一遇到市场下跌就骂街,骂监管者,骂证监会主席,这不是明智的做法,我们应当寄望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当下。
2017-5-3 17:21 收藏 评论(0)金融去杠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流动性缺失、利率上涨和资产价格下跌,由于市场利率的上涨,因此,在我们看来,债市、大宗商品、楼市和股市都处于风险之中,对于利率越敏感的产品越存在风险,杠杆率越高的市场越脆弱。
2017-4-24 16:51 收藏 评论(0)全社会的资本并没有因为股灾而退却,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宽松之后,中国股市不会因为估值矛盾而无休止下跌,而基本的理由又会如出一辙。近期公司债的热销已经证明,多余的流动性并未随着股灾的发生而远去,它像一个幽灵始终在市场上空徘徊。
2015-10-10 00:03 收藏 评论(0)无论如何,短期的利空已经兑现,市场的跌速已经超出市场的平均速率,在利好的带动下,收复一到两个恐慌跳空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更远的前景则取决于人民对于政府的信心。
2015-8-25 20:37 收藏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