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区域

可乐卖不动了,珠海中富前三季度亏损逾2700万元,“亚洲瓶王”何去何从?「三季报观察」

可乐卖不动了,珠海中富前三季度亏损逾2700万元,“亚洲瓶王”何去何从?「三季报观察」

在受访专家看来,产品线高度集中、对老客户过度依赖、包装行业技术壁垒低、与其相关的饮料行业竞争激烈等原因,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齐萌葛爱峰2022-11-2 12:20:59
2
江浙两地银行三季度净利增速领跑,近30天10家上市行获“增持”以上评级「三季报观察」

江浙两地银行三季度净利增速领跑,近30天10家上市行获“增持”以上评级「三季报观察」

从业绩增速看,三季度江浙银行领跑全国。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江浙13家银行有11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20%,其中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张家港行增速超30%。此外,江浙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先进制造业、绿色经济、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贷款规模增长显著。

夏高琴葛爱峰2022-11-2 11:18:18
实探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关闭首日:出入口完全封闭,被困游客已安全撤离

实探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关闭首日:出入口完全封闭,被困游客已安全撤离

11月1日下午,《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进行实地探访,看到迪士尼园区唯一进出口已经完全封闭,入口和出口处均已设置防控围栏,标明“体温检测”的专用白色帐篷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园内也未看到任何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活动迹象。

耿倩胡金华2022-11-1 21:03:18
1
上海六券商三季报一增五降:“靠天吃饭”窘境仍存,头部机构急拓海外市场

上海六券商三季报一增五降:“靠天吃饭”窘境仍存,头部机构急拓海外市场

“这两年资本市场表现欠佳,尤其是传统经济业务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少,同时为了减少成本而加大科技投入使得当前的支出压力较大;另外从中间业务来看,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像热门的金融债业务,券商们挤得‘头破血流’还赚不到钱。”对此,一家头部券商投行业务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

胡金华2022-11-1 12:24:37
1
实探中国船舶集团鹏力科技:把民用“副业”做成行业标杆,聚焦“卡脖子”工程攻关|解码江苏高质量发展

实探中国船舶集团鹏力科技:把民用“副业”做成行业标杆,聚焦“卡脖子”工程攻关|解码江苏高质量发展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鹏力科技,这家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电子信息与对抗研究院(下称“八院”)的科技产业平台,将军用智能电子防务装备和先进技术运用于科研、工业与民生等各个领域,其“军民融合型”的发展模式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夏高琴葛爱峰2022-10-31 15:35:10
21
“A股最年轻实控人”谋大千生态控制权未了局:仍购买股份,第三大股东却同一时间宣布减持

“A股最年轻实控人”谋大千生态控制权未了局:仍购买股份,第三大股东却同一时间宣布减持

不过虽然控制权变更终止了,但速源科技仍要购买大千投资部分股权。受该股权转让事项影响,10月28日,大千生态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2%,收盘价为17.57元。然而当日晚间大千生态持股6.70%的第三大股东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远东控股”)却发布减持公告。

夏高琴葛爱峰2022-10-30 08:16:44
21
苏宁环球连发两份员工持股计划背后:一年前豪言成“亚洲第一医美品牌”,如今医美占比不足总收入7%

苏宁环球连发两份员工持股计划背后:一年前豪言成“亚洲第一医美品牌”,如今医美占比不足总收入7%

早在2016年,苏宁环球就宣布转型医美并在当年设立了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去年上半年更宣称要让医美业务五年内成为公司第一主业,并打造亚洲第一医美品牌。但截至到今年年中时,苏宁环球在医疗美容行业的收入仅为7491万元,占总收入6.62%。

陶炜葛爱峰2022-10-29 21:25:21
1
太保前三季赚202亿,10.6%降幅下单季利润增近三成,是“回暖”信号吗?

太保前三季赚202亿,10.6%降幅下单季利润增近三成,是“回暖”信号吗?

市场认为寿险市场的“回暖”信号已经出现,太保寿险的转型可谓是一个标志。但是作为太保寿险掌门人的蔡强也不敢过于乐观。

胡金华2022-10-29 12:56:15
1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2%,历史问题出清,恺英网络能否再创“传奇”?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2%,历史问题出清,恺英网络能否再创“传奇”?

恺英网络(002517.SZ)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5亿元,同比增长71.23%;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82.21%。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27.65%。

赵奕胡金华2022-10-29 12:51:42
1
双十一彩电价格战调查:50英寸电商专供机不足千元,线下低价竞争更惨烈

双十一彩电价格战调查:50英寸电商专供机不足千元,线下低价竞争更惨烈

近两年来,市面上的电视尺寸越来越大,售价却并没有水涨船高。《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双十一促销大战打响,彩电“价格战”愈演愈烈。线上电商平台上,销量最大彩电集中在55英寸至75英寸的中等尺寸,价格集中在1000至4000元左右,而部分50寸左右的电视只要几百元就能买到。

王敬葛爱峰2022-10-29 10:20:4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