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域

奏响金融“强音”:中外银行打通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可期|聚焦进博会
连续五年召开的进博会,既是架起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桥梁,也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最好的渠道之一。在金融领域,多家连续五年参会的中外资银行在2022年进博会上奏响了打通人民币跨境投融资的强劲声音。

首个全木打造“零碳展馆”炸街!低碳新技术走进进博会|聚焦进博会
展厅内,全球十大化妆品品牌和世界三大时尚高端消费品巨头齐聚一堂,围绕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竞相展示各家最“新”、最“潮”、最“前沿”的产品。

去进博会看最前沿的手术机器人!数十家世界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还“首发首展”了哪些科技成果|聚焦进博会
今年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被称为是史上 "行业集聚度最高" 的一次展会。从第一届的一个馆扩展至今年的三个馆,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吸引了超过3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家企业,其中有70多家属于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

直击进博会首日:“黑科技”纷纷亮相,技术装备区外资巨头打“擂台”|聚焦进博会
《华夏时报》记者在展区走访时发现,包括微软、三菱、大智、凯盛集团、日立、施耐德、霍尼韦尔、芬林集团、力拓、必和必拓、高通、蒂森克虏伯、飞利浦、爱立信等近百家工业巨头亮相本届进博会,而且带来了最前沿的工业科技以及与中国双碳战略紧密结合的产品技术。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农药制造企业的春天来了
多家券商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第四季度是农资需求旺季,农药产品价格有望保持坚挺,相关公司四季度业绩或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农药行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有望保持较高景气程度的同时,头部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华强北芯片商的淘金故事: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芯片砸在手里,亏得血本无归
从2020年开始,因供货紧张引发的“断芯潮”,在华强北激起千层浪。2021年,随着芯片价格水涨船高,华强北芯片行业迎来了几十年未遇的行情,各式各样的造福神话在此上演。然而随着芯片价格逐渐回落,很多投机者在这个过程中,亏得血本无归。

海洋风电行业业绩集体下滑背后:抢装退潮迎来交付小年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海风抢装带来的波动是今年行业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业绩下降主要因为今年是海风交付的小年,初步测算,公司海缆产品三季度毛利仍在40%以上。”东方电缆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而东方电缆的这一说法也在多家海风企业处得到证实。

收益率持续下滑,30万亿净值理财如何“跑赢”通胀?
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市场银行理财机构(不括外资银行及合资理财公司)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为45237款,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846款,环比上升1.91%;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8.96万亿元,环比上升5.44%,银行理财规模三季度已经逼近30万亿。

连亏三年,负债25亿,新纶新材实控人又被出具警示函
三季报数据显示,新纶新材前三季度营收下降33.21%,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亿元。据记者查询,公司已连续三年亏损。同时,截至9月30日,新纶新材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1792.66万元,短期借款为15.97亿元,长期借款为7.88亿元,同期流动负债共计25.84亿元,而流动资产仅为

“最便宜芯片股”盈方微重大资产重组被否,复盘首日为何差点“地天板”?
“本次并购重组计划被否决除了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合并报表后的业绩表现之外,实际上还会影响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运营策略的执行,乃至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计划。”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