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域

“信创”风口下资本盯上低价股!竞业达15天10板,普元信息迎机构密集调研
开源证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大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空间广阔,短期来看,2022年是行业信创的元年,从2023年开始,金融、运营商、电力等八大关键行业的国产化有望加速。同时相关政策催化有望逐渐落地,提振市场信心,必须重视“大信创”的产业趋势。

一杯咖啡背后的江湖:三大“派别”难分胜负,国产咖啡如何突围?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广州、深圳因为深处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所以对咖啡文化的接受度国内领先,但要成为世界认可的“咖啡之城”也许才刚刚起步。

靠息“吃饭”难以为继!发展指数连降,区域银行急寻出路
报告显示,区域性银行发展指数自2014年发布以来总体呈现逐步下滑趋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指数已经最初设置的0.354降到0.263。而在报告样本银行中,有87%的银行指数低于2014年水平。

美瞳经济成资本宠儿,如何撬开百亿市场?医学安全性是关键
可啦啦直播间内的线上销售情形和深圳大仕城光学的融资都只是美瞳领域的缩影。如今,在投资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关注下,美瞳市场呈现出显著优势。数据显示,2021年美妆领域共发生33起融资事件,融资约60亿元,美瞳就占了20亿元。

深圳再赴港发离岸人民币地方债:金额不超50亿元,首次推出“蓝色”债券
“深圳赴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地方政府境外融资增加融资渠道,有利于人民币离岸回流形成‘双循环互相促进’。”高级经济师孙兆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激发消费活力,银行备战“双十一”背后:场景化金融发展加快
“银行围绕‘双十一’全民购物节开展活动,一方面可以在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支付结算、信用卡消费场景的拓展与创新,做大消费金融规模,提升客户黏性,也有助于促进电商平台业务可持续发展。”光大科技创新总监、社科院研究员王硕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周应波“奔私”后“首战”曝光,邓晓峰坚定选择“旧爱”,顶流基金经理三季度都买了啥?
“目前来看,知名基金经理三季度持仓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景气赛代,二是以消费为代表的困境反转行业。”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

实探广交会:那些RCEP市场淘金的中国外贸企业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年初生效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开拓RCEP市场。而在本届广交会上,不少参展企业更是有备而来,积极与RCEP市场相关活动对接。

汇率波动下外贸企业成本攀升!上海“五箭齐发”支持市场主体寻避险工具
10月21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印发《本市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下称“实施意见”),从保障外贸企业稳定经营、加大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推进外贸进出口结构优化、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等五方面全力保障上海外贸行业稳步发展。

一省坐拥四个超大特大城市!穗深禅莞四城未来协同发展成关键
我国广东省有2个城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为深圳和广州,同时,有两个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分别是东莞和佛山。目前,广东已有4个超大、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