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上海“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成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喻莎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6-10 20:25:28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构建新时代金融安全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各级监管机构和金融业界对于金融安全与风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上海“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成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喻莎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构建新时代金融安全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各级监管机构和金融业界对于金融安全与风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6月8日,“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在沪召开,《华夏时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围绕经济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安全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以及金融科技在金融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等主题,来自国家级智库、科研院校以及实践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研习与交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应该把金融安全放到国家安全观这一大框架下。李扬认为,金融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管理风险而生,另一方面金融在运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引发新的风险。解决金融自身“创造”的风险,需要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提高其科技应用水平,同时,需要优化自身治理体系,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管理由金融发展引发的风险,则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与其他安全管理机制协调配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多方合力

近几年,经过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风险已经出现了收敛趋势。但是,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当前,在金融领域,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面临哪些任务和挑战?对此,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晨阳认为, 疫情造成了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极大加速,数字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金融业和科技加速融合,互联网化指数级增长。而我国的数字经济极具亮点,总量占比排到全球数字经济第二位,各种金融科技技术为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而这实际上会带来很多新型的安全风险,对监管提出严峻考验,从风险角度对智能监管等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执行都提出了非常强有力的要求。不管是事前金融风险预测,还是事后网络安全保险机制,保障跟补偿都显得越来越重要。”魏晨阳表示。

李扬表示,金融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金融为管理风险而生,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应当从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中寻求出路;但另一方面,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会生成新的风险,并引发其他风险,这也是金融安全(风险)的特殊性。他认为,解决金融自身“创造”的风险,需要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提高其科技应用水平,同时,需要优化自身治理体系,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管理由金融发展引发的风险,则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与其他安全管理机制协调配合。

谈及保障金融安全的政策措施,李扬表示,要考虑到其综合性。在宏观层面包括防通胀和通缩、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控制宏观杠杆率、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防止资金不正常跨境流动等;中观层面包括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控制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债务率和杠杆率、敦促金融机构遵守金融监管规则等;在微观层面包括防范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完善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完善资产负债表等。

上海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融越发展,科技越进步,金融安全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数字化、商业智能化和社会网络化的发展,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带来了金融机构组织模式、客户服务模式和监管模式的巨大变化。”

“但是,金融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提高了金融运行的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表现在带来金融稳定的风险、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科技企业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和价格歧视等负面影响。“周道许进一步补充道。

他认为,金融科技在降低服务门槛的同时,也容易引入更多的包括高概率违约者或者欺诈者在内的高风险客户,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尤其是移动金融的开放性和接触边界的扩大,容易引起系统漏洞、交易欺诈和病毒攻击等新的风险。新的科技风险叠加金融系统本身固有的内部脆弱性、风险的外溢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金融风险,更容易放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会上,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科金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立足于国家金融安全发展战略,围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经侦等部门的需求,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创新和落地研究。

为什么要在上海成立“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上海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在上海成立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的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金融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刘鹤副总理指出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全覆盖的风险监督机制;其次,上海正在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健全、金融资源富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完善;同时,上海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在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应用创新和前沿探索等领域也走在我国的前列。

李杨表示,希望“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使做金融和做技术的、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在科学层面上统一起来,做好金融安全研究,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为国家下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