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时评:撬动民企投资的杠杆
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牵头人。专职机构的设立,各项政策的落实,真金白银地给民企推项目,正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稳住民间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民营经济发展局任重而道远。

“新IT”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和社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认为作为工业技术(Industry Technology)的“老IT”,以及作为信息技术的“旧IT”已经成为过去式,而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IT”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和社会变革的支柱和主要驱动力。

政策工具箱里究竟还有哪些工具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比重占全球30%,商品供给能力超强,具有世界工厂的鲜明特色。因此,当西方普遍面临高通胀压力的时候,我国的PPI仍是负的。这就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具有独立性,这就是为何在西方加息的背景下,我国可以继续降息。

华夏时评:牵住稳经济的牛鼻子
我们期待,相信整个市场也在期待,如何通过“一企一策”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推动民营房企股债融资项目案例落地,它们才是买房人心头最大的关切。

详解农民工就业:特征、趋势与政策建议
短期内,需促进经济环比增长动能修复,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提振其消费意愿。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农民工兼具“二元”身份,天然抑制其自身的消费水平,宏观政策在中长期需解决农民工消费“两头不沾”的问题,可着眼于增强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提升农民工社保覆盖质量,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摊机制。

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
真正对经济活动有影响的,并不是人脑子里的欲望。脑子里的欲望,如果没有表现为市场上的购买活动,就不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实际影响力,而只是一些空想罢了。当我们在说需求不足,或是内需不足的时候,谈到的需求是有购买力支撑,体现为实际购买活动的需求,也即“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华夏时评:推动消费热背后的服务业潜力
尽管整个暑期的大数据没有统计出来,但相信最终对比7—8月和1—6月的数据,整个服务业的走强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1—6月是服务业转暖,7—8月就真是服务业火爆了,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巨大国内市场的潜力,也说明了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潜力,吸纳就业尤其吸纳急需就业的青年人的潜力。

美国经济下一步
展望未来半年至一年,我们认为,可以对美国经济的基准情形适当上修,预计美国经济将保持略低于潜在增速水平增长,实现“软着陆”的概率在上升。不过,美国经济下行只是延缓而非反转,美联储抗通胀将步入“最后一公里”,经济下行及市场波动风险仍需警惕。

注重解决复杂问题,走出人工智能发展新路
目前人工智能发挥巨大作用的领域,不论是视觉听觉感知、自然语言理解,还是蛋白质结构预测等科学研究,面对的都是复杂性极高的问题,用传统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无法解决。有些学者批评机器学习没有形式化的公理体系和简洁的数学公式,我想这是“不能也,非不为也”,解决复杂问题需要新的科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