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公益财经

民间社会组织探路慈善超市发展:市场化、社会化和透明性是解决“水土不服”三大秘诀

民间社会组织探路慈善超市发展:市场化、社会化和透明性是解决“水土不服”三大秘诀

同时民间社会组织的慈善超市探索也在进行中,努力克服着“水土不服”的困难。“市场化、社会化和透明性”这三者被善淘CEO余诗瑶归结于慈善超市成功融入本土的三大秘诀。

陈柯宇文梅2021-6-5 09:31:19
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探索:将经济价值嵌入公益价值,组织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

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探索:将经济价值嵌入公益价值,组织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认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多年来探索了很好的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的方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使整个村的村民包括贫困户真正受益。“这种模式值得探讨。”

文梅2021-6-4 14:51:23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尚较薄弱 WWF注册环境教育讲师深入一线改变学生认知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尚较薄弱 WWF注册环境教育讲师深入一线改变学生认知

“随着观鸟的活动增加,鸟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只是食物了,他们不仅自己不吃、不玩鸟了,还会告诉大家这种行为是犯法的。他们认识到,野生鸟类不应该是人类的食物或者玩具,而是我们的朋友、邻居。”小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陈柯宇文梅2021-6-2 18:14:33
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翔:撬动资源做可持续公益,关注长远价值

安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翔:撬动资源做可持续公益,关注长远价值

在彭翔看来,无论在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行业的生态,建立一个能够使整个行业健康成长、不断发展的土壤。公益行业和商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益组织之间彼此的竞争性更弱、合作性更强。

隋福毅2021-6-2 13:02:17
在海拔4500米雪域高原上做公益是何感受?苹果基金会秘书长马帅:做公益需要与时俱进的专业度

在海拔4500米雪域高原上做公益是何感受?苹果基金会秘书长马帅:做公益需要与时俱进的专业度

“公益组织,需要更多与时俱进的专业度,来让‘做好事’这件事变得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具影响。” 马帅对本报记者说道。

陈柯宇文梅2021-6-1 18:22:21
1
乡村学校数量逐年下降  “教育+公益”模式助力城乡教育差距乡村孩子享有高质量教育

乡村学校数量逐年下降 “教育+公益”模式助力城乡教育差距乡村孩子享有高质量教育

《大山里的未来学校》一书的作者肖诗坚表示,“如果乡村教育要有美好的未来,首先要差异化发展,承认乡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不一样。只有在承认差异化的前提下教育才能多元化,多元化教育才是美的教育,才是未来美好的教育。”

王晓慧2021-5-31 14:43:55
3
公益组织何以保证快速响应?抢险救灾:既在“战时”,也在平时

公益组织何以保证快速响应?抢险救灾:既在“战时”,也在平时

对于基金会来说,如何保证快速及时的反应速度?采访过程中,多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灾难多发地,要时刻准备着应对自然灾害。基金会参与抢险救灾,既在“战时”,也在平时。

隋福毅2021-5-29 10:55:44
民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救援13载:从生存物资向更多元救援领域拓展

民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救援13载:从生存物资向更多元救援领域拓展

爱德基金会救灾部负责人谭花自2004年开始便在公益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回顾这13年的发展历程,她感受到的最主要变化有两方面:一是公益组织的救援集中领域从最开始关注基础的生存物资供给向卫生设施、情感诉求等方向转变。二是在应急救援领域投入较多,减防灾、灾后重建等领域投入较少。

陈柯宇文梅2021-5-29 10:43:26
“一亿棵梭梭”梭住风沙和村民 公益力量助力可持续防治荒漠化

“一亿棵梭梭”梭住风沙和村民 公益力量助力可持续防治荒漠化

今年5月1号到4号,“一亿棵梭梭”项目的春种活动在黄河边展开,项目负责人冯芙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让更多公众了解阿拉善荒漠化的问题,为致力于荒漠化付出公益的爱心,撬动当地的农牧民、草场经营者可持续地去做这件事,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陈柯宇文梅2021-5-24 20:17:33
“互联网+”给教育插上翅膀 推进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发展

“互联网+”给教育插上翅膀 推进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强调,“互联网+教育”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非常重要的保障。

王晓慧2021-5-24 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