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专栏

Q2货政报告要点有哪些?

Q2货政报告要点有哪些?

向后展望,相比回购交易,现券交易更可能是一项辅助工具,央行过高频率、过大体量参与国债二级买卖的信号意义甚至主导供、需的实质意义可能过强,对国债市场机构投资者情绪可能形成较大扰动。

李超2024-8-15 14:44:57
华夏时评:多用财政补贴,提升消费意愿

华夏时评:多用财政补贴,提升消费意愿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只要我们一手抓提高消费能力意愿,一手抓优化消费环境,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一定会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夯实坚实基础。

本报评论员2024-8-9 17:49:30
如何看待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

如何看待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积极投入资源,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连平2024-8-8 13:01:33
华夏时评:寻找“提振消费”的新思路新办法

华夏时评:寻找“提振消费”的新思路新办法

创新思路和办法,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新的增量政策举措,这些都可以在“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功夫。

本报评论员2024-8-2 18:36:19
乘势而上,下半年宏观调控七个重点

乘势而上,下半年宏观调控七个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上半年经济工作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

李超2024-7-31 12:17:03
华夏时评:加力加速出手,保证“5%左右”目标

华夏时评:加力加速出手,保证“5%左右”目标

要让3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杠杆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拉动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让国内巨大的潜在需求在最短时间内释放,如有必要,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让企业设备更新热火朝天,让消费换新人尽皆知,成为常态和自主行动,2024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一定是稳稳当当。

本报评论员2024-7-26 19:50:22
政府性基金收支偏紧,关注中央财政发力

政府性基金收支偏紧,关注中央财政发力

我们认为,2024年财政政策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首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系列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

李超2024-7-25 14:19:33
华夏时评: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华夏时评: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本报评论员2024-7-19 20:46:32
华夏时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华夏时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必然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家要坚定信心、专注创新发展,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就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本报评论员2024-7-12 18:10:25
小小少年,无畏“大海”|益思

小小少年,无畏“大海”|益思

盛夏时节,在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芸洲完小的教室走廊上,一艘艘电动纸船在蓝色的充气水池中行驶,教师徐艺红用手机记录下属于孩子们的清凉时刻。在这片小小的海洋里,有孩子们烂漫的天性,也有科学精神的雏形。对于徐艺红而言,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夏天,她最大的收获便是看到孩子们在改变。

徐艺红益思2024-7-12 10:21:02
  • 益思

    益思

    “益思”是华夏公益特别推出的一档公益评论专栏,结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携手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政策,普及公益法律,建言献计,为完善公益慈善思想、提升行业发展理念而持续努力,共创美好。

  • 荀玉根

    荀玉根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迅雷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锦

    李锦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 金海年

    金海年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华夏时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