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专栏

华夏时评:经济数据企稳,政策劲不可松

华夏时评:经济数据企稳,政策劲不可松

用事实说话,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企稳态势持续加固。然而,2024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是进取的,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的政策,依然不可以松懈。

本报评论员2024-4-7 19:50:53
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潘功胜行长重申“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李超2024-4-5 16:25:17
华夏时评:持续的开放,共享的繁荣

华夏时评:持续的开放,共享的繁荣

持续的开放,带来共享的繁荣,看好全世界的企业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

本报评论员2024-3-29 19:08:29
再平衡与大循环:中国经济下一步

再平衡与大循环:中国经济下一步

为何在进入21世纪后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会经历那么大的波动?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当今的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李迅雷2024-3-26 18:46:14
华夏时评: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基础投资

华夏时评: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基础投资

最终,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中来,无论是基建内需保底,还是外贸需求扩张,民营企业的产能和产品,最终还是要符合新质生产力,无论对这些新质生产力的产能需求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本报评论员2024-3-22 20:05:53
1-2月宏观经济:工业稳增长发力,开门红确定性较强

1-2月宏观经济:工业稳增长发力,开门红确定性较强

展望2024年全年,我们认为经济总体处于向潜在增速中枢回归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基建相关的周期股可能相对受益,利率总体趋向震荡,建议更多重点关注财政、产业、货币三大领域的协调配合。

李超2024-3-20 16:55:57
华夏时评:让企业和消费者在更新换新中得到实惠

华夏时评:让企业和消费者在更新换新中得到实惠

更新要考虑企业承受能力,换新要考虑消费者接受程度,要依靠市场,提供多元化的供给和服务,要让企业和消费者在更新换新中得到更大实惠和更多好处,这才是自生自发的内生需求。

本报评论员2024-3-15 20:09:09
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生物医药产业新趋势

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生物医药产业新趋势

整体上看,2024政府将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医疗健康领域的工作。

连平2024-3-14 09:42:55
着眼长远,兼顾当下

着眼长远,兼顾当下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为此,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李超2024-3-11 20:50:55
华夏时评:高质量发展是最硬的道理

华夏时评:高质量发展是最硬的道理

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中,这是新质生产力一个“新”字的必然要求,唯一不变的是高质量发展,才是最硬的道理。

本报评论员2024-3-8 18:51:13
  • 益思

    益思

    “益思”是华夏公益特别推出的一档公益评论专栏,结合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携手各界热心公益的专业人士---解读国家政策,普及公益法律,建言献计,为完善公益慈善思想、提升行业发展理念而持续努力,共创美好。

  • 荀玉根

    荀玉根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迅雷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李锦

    李锦

    著名国企学者,教授,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华社工作36年。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 金海年

    金海年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华夏时报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