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浙典型环境问题 有企业非法开采15年
玉盛祥公司擅自无证非法开采位于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与延寿镇交界处的燕山山脉牛蹄岭山体,用于加工生产石材石料,造成林地大面积毁坏,生态破坏严重,违法行为持续15年之久。

超3成企业反映普惠金融政策基本上感受不到 专家建议将保市场主体纳入政府的考核体制中
“一个企业家如果梦想过舒服日子,现在不是好时机;但现在是企业家创新的最好时期,因为最困难的时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杨建平表示。

经济复苏动能转换进行时:政策驱动力在下降,内生增长动力驱动因素在上升
接下来,国内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稳定和加速复苏的关键。为了发挥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需要从收入、消费倾向和供求匹配性三个渠道共同发力,去突破居民消费增长所面临多重约束,这样才有可能夯实过类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循环当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良性的互动。

大连圣亚“内斗”升级:五位副总集体辞职 融资进一步恶化
大连圣亚“内斗”继续,再爆五名副总经理同时辞职。9月13日,大连圣亚(即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于9月12日收到公司五位副总经理孙彤、刘明、薛景然、张宝华和丁霞的联名书面辞职报告。

民营经济再成高层关注焦点:做好统战工作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近年来各地针对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和整改方向。在改善政商关系方面,各地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平等可能比清、亲更重要,因为只有平等的关系,才更容易形成合理合法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对此表示。

互联网科技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去” 高端科技仍是出口关键
“今年签约较多的仍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比如配备视觉系统的自动安检机,智能化的自动除草机等。中国的智能机械科技含量高,价格低廉,很受国际买家欢迎。”重庆嘉木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高端制造业领跑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国内复工复产卓有成效。8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较好,增长领跑。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显著改善,四季度有望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国民经济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京津冀蓝皮书:缺乏市场活力成制约京津冀产业链布局的重要因素
京津冀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还有很大的差距。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这一项上,京津冀地区从2014年的10.32%下降到2019年的8.56%,而同期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分别提高了0.77%和0.37%,从这一角度看差距还在加大。

全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超过20% 下半年有望迎修复行情
“楼宇经济、园区经济正在成为‘双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正挺表示,后疫情时代新商办、新园区、新文旅的融合发展,既对商办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无疑对激发新的企业选址需求,提振经济复苏信心,助力产业升级,带动全国楼宇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层一周两次会议布局双循环 经济发展大交通体系堵点亟待打通
“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代智能流通体系,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资深经济学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与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博雅产学研科技发展院副院长兼高级研究员邱仰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