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超3成企业反映普惠金融政策基本上感受不到 专家建议将保市场主体纳入政府的考核体制中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23 13:58:44

摘要:“一个企业家如果梦想过舒服日子,现在不是好时机;但现在是企业家创新的最好时期,因为最困难的时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杨建平表示。

超3成企业反映普惠金融政策基本上感受不到  专家建议将保市场主体纳入政府的考核体制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疫情之下,百业艰难,但是危中有机,创新者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再次将政策目光聚焦到企业身上。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6%,很多企业面临着停产、停工,市场萎缩资金链断裂等困难。针对企业如何纾困解难,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度强调保护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主体活力,激发主体活力,打造九个字市场环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释放新型明确计划。

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双轮驱动取得显著成效。二季度我国成为20国集团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不过,在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看来,中国经济仍面临5个不确定性,应该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近日,为了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企业家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行业领袖推动行业发展的目的,中国政协报打造《商谈》栏目,通过政协专家智库资源,搭建企业家行业领袖及专家发声、学习,与政协委员座谈、商谈建言献策的平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要准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树立企业家创新意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纠错机制,深化惠企政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走出创新困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

以韧性冲淡不确定性

当下,世界面临着世纪性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三重危机。

在朱光耀看来,三重危机相互叠加之下,中国经济仍面临着不确定性。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情尚未完全远去。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同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全球经济陷入了深度的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4.9%的增长。但在中国,在控制住疫情的前提下,在第二季度就实现了经济3.2%的正增长。

“我们仍要警惕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继续下滑,要用我们稳定发展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战胜这种不确定性。”朱光耀表示。

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仍存在着不确定性,面临着新的调整的压力。全球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各国长期努力的结果,为了缩短产业链距离,区域的合作可能要更加突出。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也特别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对此表示,在最新的独角兽榜单中,北京有93家企业入选,从科技创新的VC和PE投资来看,仅次于硅谷,排名全球第二。一个亮点是,创新型企业中间90%都是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要从支持科技创新入手,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政策的服务三大平台。

供应链之外,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在2023年底之前持续实行零利率政策,这个对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利率为零,但是进一步催生了其他国家负利率的走势。朱光耀表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对市场及时反映,这对我国可能出现的挑战保留了充足的子弹和政策空间。但融资成本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应该关注。

从好的方向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复兴带来了重大的希望。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

对企业来说,大危机中更酝酿着机遇。

燕瑛建议,应续用力破解融资难题,完善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纠错的机制,放宽银行贷款的条件,提高不良容忍率,政府出资设立补偿基金和风险准备金,撬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宽受限规模,融资期限,助力企业走出创新困境。

事实上,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方方面面的政策。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包括各种金融政策,普惠金融政策,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复苏。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原证监会信息中心主任张野发现,目前这些政策仍存在着落地难的问题。

“不少企业反映各种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反映出普惠金融政策基本上感受不到等。所以说怎样把这些政策用好、做实,真正把市场主体保住,是当下很重要的任务。”张野表示。

在他看来,在制订各种政策同时,应该同时建立政策的效果评估机制,比如降费政策、减税政策会达到什么效果,失业率、复工率等会受到什么影响,在内涵上要给予明确的说法,有可操作的评估的手段,政策能不能可度量。

“企业最希望有公平的环境,要素配置的公平。现在拿项目,基本上是央企、国企在前面,民企在后面。民营企业在亲清的政商关系、在政治中得到的社会尊重仍存在短板。去年人保部出台政策,要把民营企业和党政机关打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宗表示。

9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出台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这代表着高层鲜明的政治态度。

张野建议,将保市场主体纳入政府的考核体制中,以此来调动政府为企业做好服务的积极性。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副主任杨建平看来,一边是政府的宏观政策补短板,一边企业家也应该做好长板和聚焦,通过机制体制再变革,紧跟国际形势大变和双循环。

“一个企业家如果梦想过舒服日子,现在不是好时机;但现在是企业家创新的最好时期,因为最困难的时期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杨建平表示。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