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艺术

回归中道 自在清和

德林先生的书法中流露的是清净、自在、无住、无滞、无为、无限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况味,是“心气”与“风骨”的自性流淌。在这个众声喧嚣、需要静气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也许就能看到书法艺术的自觉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刘长焕2016-7-30 00:00:31
1

安吉丽娜效应 智能时代的自主医疗

在中国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去医院看病,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让看病难变得轻松廉价,这可能会成为人们向往智能时代最有说服力的理由。美国心脏病学家埃里克.托普是无线医疗领域先锋人物,最具影响力的医疗预言家,在他的《未来医疗》一书中预言,今后医疗就好比那些廉价的芯片。

于娜2016-7-21 17:16:50
11

帕慕克与他身后的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政变”背景与历史呼愁

如同笼罩在“伊斯坦布尔”上空的“呼愁”,既是帝国辉煌的骄傲也是文化枷锁,这种因失去而产生的痛苦左右着每一个土耳其人,“伊斯坦布尔的呼愁不是主张个人反抗社会,反倒是表明无意反抗社会价值与习俗,鼓舞我们乐天知命、尊重和谐、一致等美德。”这对于我们,又是多么熟悉的声音。

吴小曼2016-7-21 17:14:18
8

没有价值观导向的投资会失败 “共享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经济学人》纽约总部首席编辑、《慈善资本主义:富人如何拯救世界》一书作者马修·比硕,日前在北京“第二届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联盟年会”作主题陈述。

于娜2016-7-15 23:08:06
6

一场“反自然”的造物实验

围绕装置作品《原·木》的主题概念,用现代舞、3D Mapping、音乐、苏绣、唐卡等不同的艺术形态,“树”+艺术项目邀请海内外多位艺术家,进行了一场跨介质的艺术融通,意欲重新审视和探讨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于娜2016-7-15 16:56:26
17

老子的道德情怀

世界表面一片繁荣,实际潜在有巨大的危机。有环境的危机,核武器,转基因等被不当使用的科学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更有道德的危机。这一切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

司德轩2016-7-15 13:22:02
28

人类社会会演化出至善?

有“达尔文斗犬”之称的进化生物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理查德·道金斯日前出版自传《一个科学家的养成》,回溯了自己家族历史并再次为“达尔文进化论”背书,并回顾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如何从一个敏感多思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吴立2016-7-8 23:11:46
31

他从观念上“反身”改造电影 阿巴斯:今天与道路

当下,中国电影紧跟好莱坞潮流,在高票房与浮躁夹杂下高歌猛进,我们之所以特别提起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于他倡导了一种艺术电影的“凝视”观念——其影像以极简主义的克制力,犹如隔岸观望情绪的波涛,从平凡事件中揭示人类深沉的情感。

兰波2016-7-8 23:11:46
3

“脱欧”与英国文化内部的分裂

日前英国就“脱欧”举行公投,结果“脱欧派”略多余“留欧”人员,“脱欧”已成事实。不过,鉴于国际金融形势巨变与英镑下跌,很多“拥欧派”都流露出遗憾的情绪。我们也不乏从英国作家立场中来看待他们心中的“自由主义”与“欧洲主义”的区别,或许能助于我们了解英国“脱欧派”的思想根源。

吴小曼2016-6-30 15:28:57
7

英国脱欧:重谋大国棋局

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在《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指出:“英国人与德国人、法国人没有共同的神话、象征和历史记忆,也没有共同的黄金时代能够用来激起这些国家民众的共鸣。”这才是英国脱欧的根源。

周江林2016-6-30 15:23:5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