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艺术

社交媒体时代的思想利器

你每天泡在微信、微博、QQ上的时间有多少?虽然很多人每天都要到至少一种社交媒体上看看,但是社交媒体的最大潜能——群体思维的巨大力量却被忽视了。

于娜2016-10-14 23:08:28

打造精神生活的乌托邦 手作职人的生意与生活

出于对快餐化、机器化生活的疲惫和逃离,手作风潮一发不可收拾地在国内流行开来,从关注手作本身,到回味背后的生活方式,人们补偿性地要给自己制造一个精神生活的乌托邦。

于娜2016-10-14 23:08:28

答案在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音乐人、反抗者与先知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至10月13日北京时间晚上7时揭晓,说明评委们意见不一致、争夺激烈,瑞典学院最后把诺奖授予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完全出乎大家预料,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作为诺奖的最大冷门,迪伦获奖比之2004年先锋作家、戏剧家耶利内克获奖更具戏剧性。

吴小曼2016-10-14 23:06:31
181

艺术是活法也是机会 赵半狄跨界“中国Party·肖邦”派对

放弃了“熊猫”的赵半狄,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数年后,在水中party上重新拿起古典画笔创作,仅仅是为了他喜欢的一种与时代的距离感吗?

于娜2016-10-8 22:30:42
5

“到底还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隶好” 鲁迅与爱国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10月份是鲁迅逝世80周年,学界与民间从年初就掀起了纪念“鲁迅热”,我们特邀学者、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先生来谈鲁迅与国民性、“人国”与“爱国”。

林贤治2016-10-8 16:57:30
7

为了“逃避的艺术” 宋庄艺术精神溯源

相比2005年宋庄首届艺术节,11年过去了,这11年来,是宋庄艺术区商业化、规模化、机构化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艺术“房地产化”的一个过程,借助“宋庄样本”,全国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艺术园区产生,但最终都因过分“地产化”,而难以促成艺术园区的健康成长,这也几乎成了各地“艺术区之痛”。

吴小曼2016-10-8 16:55:41
16

慎终追远,传承文脉 全球祭孔日:一种文化的力量

2016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也是全球祭孔日。在这一天临近之际,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开始自发祭典孔子。用祭典这种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在孔子诞辰之际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之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徐芸茜2016-9-28 15:39:00
10

群体思维 :社交媒体时代的利器

“我们能不能创造全球大脑?现在脸谱网有超过10亿用户,使他们能够彼此沟通,共同思考。“但是脸谱网具有选择性,你要成为对方的朋友才能和他共同思考,而且社交网络也将朋友人数限制为5000人以下。如果限制放开,脸谱网上的10亿大脑共同思考呢?左雷夫希望看到群体思维的未来将连接全球大脑。

于娜2016-9-22 17:27:48
5

朱莉皮特:被“完美”摧毁的婚姻

日前,好莱坞男星布拉德.皮特已向法院提出申请,宣布与交往12年的安吉丽娜.朱莉离婚,而朱莉也提出了6个子女的完全监护权,皮特将只享有探视权而不再具有共同抚养子女的权利。

吴立2016-9-22 17:25:09
6

海上富人新生活方式

“一杯鸡尾酒,一本书,一把躺椅,在甲板上消磨一下午的时光,等待硕大金黄的夕阳在海天之间把粉紫色涂满天际,然后慢慢落进海的那一边。邮轮旅游,适合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愿意花些时间从容地对待旅行。”

于娜2016-9-18 22:10:5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