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中道 自在清和

作者:刘长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30 00:00:31

摘要:德林先生的书法中流露的是清净、自在、无住、无滞、无为、无限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况味,是“心气”与“风骨”的自性流淌。在这个众声喧嚣、需要静气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也许就能看到书法艺术的自觉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回归中道 自在清和

著名文化学者、辞赋家、北京开明文化书院院长 刘长焕

德林先生以自己40年的书法修为,用精品力作,于中国美术馆为观者奉献一场堪称经典的书法展览。这是我经眼的书展中,可谓“清和”之风、“纯粹”之技和“载道”之体高度融合的一次,殊为珍贵。

近十年来,德林先生一直在默默修禅和参道(研习丹道),这使得他的作品意境发生大蜕变。最近其对程朱理学与阳明心法的体悟更是渐入佳境。先生虔诚率真的人品和纯粹无染的书法相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奇的艺术成果。他有一大批活跃在全国的弟子,这使得他的书法成果可以惠及更多的青年书家和爱好者。

这次展览之前,德林先生曾反复与我考究展览内容。为了呈现“书以载道”的旨趣,最终决定把“自在清和”作为主题,这彰显了此次书展自然具足的艺术品位,同时为敦化人文、省思阐发提供了可能。也许这才是对中国书法优秀传统的一种根本意义上的认知、契合、笃守与护持。

书法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用以塑造人格、健全心智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书法一直是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在不同历史时期释放出不同的文化能量、心性智慧和艺术价值,并总是与时代风貌和社会意识相适应。书法以“书写汉字”为前提和基础,故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也因此代代相传。实践证明,正因为书法具有无限的文化意涵和无穷无尽的书写可能,才能被历代书家不断推向常写常新的高度和境界。

即使在电脑数字化时代的今日,书法因其必须把人性、人心、人文结合在一起来冶炼的内在要求,依然被无数人所追捧。因能反映书写者的不同个性,彰显书家的生活“场域”,书法因此成为最好的文化桥梁和载体。书法有其必须尊崇的普遍共性,同时也有丰富而纯粹的审美路径,因之成为谆谆人文所依止的传习手段。当然,“载道”两个字,分量不免太为沉甸,一般人常以为难承其重,而事实上,人的每一念头都莫不是真性的流淌,正所谓“须臾不可离”矣。虽然“大道”浩浩然有宇宙之广博,有大中至正的光明和微妙精深的玄奥,但的的确确是人人本具之妙性。这一触及宇宙人生根本,触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价值的内在觉悟,历来被有成就的书家所遵守、开发、运化、呈现。

正因为如此,德林先生以儒释道3家经典作为其书法的主要书写内容,略兼及自作诗、联等。这一选择的意义在于,德林先生以实际行动来提醒我们:书法活动应当回归中道,应当不忘初心,应当重塑斯文,应当夯实底蕴,应当崇尚纯粹。换句话说,书法和书写者都应当避免浮躁、刻意、冲突、破坏、丑作、苍白、西化、执着、庸俗、粗劣等有违大道,甚至传递负能量的作品。我们强调“我手写我心”、“我心合道心”的“言志载道”的终极关怀;强调书者强化自身修养,扩展胸襟抱负,发起复兴文化、担当利益众生的“行道”之大愿,而不是仅仅争名夺利,堕落为浅薄庸俗之人。我们必须敬畏中国书法绵延几千年优秀的传统,因为“传统本质上是随时随势的活脱脱的价值生发”,是生生不息的大道传承。

事实证明,书法家如果舍弃了书写内容中所释放和传递的价值,其书法必然会沦落为“文字书写”而降低和减少了文化的分量,也不可能与书写者的内心和情感极致地融合,因为在抄录别人的作品过程中总有“隔”,故而其作品就容易成为孤芳自赏的“干尸”,丧失应有的鲜活生命力。

中国书法的核心在于“人文性”,在于“立象以尽意”,而这个“象”不仅是文字,还有文学内涵,还有文学作品自身透露的“志气”和“道骨”。今人如果放弃或忽视文学内涵的传统,恰恰是最大的过失,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书法人文性不断衰减而名利性不断膨胀的根本原因。如果把书法简单看做线条、造型、结构、块面等西方概念下的艺术实践,那么,我们的古人在没有西方艺术理论指导下靠什么来支撑呢?记得学界曾有一个滑稽荒唐的论调以为“中国没有哲学”,许多学者开始寻找、辩解和怀疑起来。殊不知中国有远远高于哲学且能够真正安身立命、回归终极心性本体的“道”的觉悟和发现,而且传习了数千年。即便在当下,也越来越凸显其不可或缺的终极价值。

正是因为“文以载道”和“书者,如也”的天人合一观念,我们才清晰可见前贤书写的背后,发端之初的任何一次缘起。王羲之醉意中用324字,感叹天地、人生、命运、宇宙,一挥而成《兰亭集序》,其背后的深度参悟与玄思令人深思。换言之,《兰亭集序》的文字价值一点儿也不输于其书法价值。如果王羲之不是信笔草稿撰文,而是抄录古诗19首,我们能想象其结果么?王羲之发出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感慨,《兰亭集序》的中道奉守也因此流露出来,亦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话是这么说,要做到相当不易,要在书法中表现更是异乎寻常的艰难,“合道”才是书法最核心魅力所在,才是终极旨趣所在。

“发而皆中节”者还有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如苏子瞻《黄州寒食诗》,他们将悲苦、哀怨等诸情绪外化,在不经意间成就了天下最妙的行书。强调内容和情绪的一致,正是今天书法界所忽略的,也是今日书坛令人尴尬的“短板”,这是要必须警觉的。今人多谈个性,书写成作品,以俗眼观之尚可,若以慧眼、法眼观之,则不免让高明者生起恻隐悲悯之心来。

“自在清和”是一次书法的经典之旅,因为经典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是可以“印心”的,是可以与“述而不作”的圣贤努力去相应的。德林先生自淮南而北上,在京城从事书法创作活动,认真参悟儒、释、道3家经典,其所有活动皆与奉守文化、承续根脉、还原古法、复兴书法教学的传统等愿景息息相关。这个因果关联恰恰是其对经典的推崇所带来的。

把展览的主题定位为“自在清和”,其实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因为“自在清和”这四个字中,已经蕴藏着3家心性本体的核心:“自在”是极高的禅的解脱,是追求一种毫无烦恼的“究竟”人生价值;“清”是道家丹道修炼的极高境界,是“三清”的总说,是无染的超越和纯净;而“和”则是儒家信奉的“中道”妙义,也是“尚和”的处事智慧,是阴阳互摄的动态平衡,是“中和”的核心,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况味。换言之,人生因“清和”而“自在”,同时也因“自在”而得以“清和”。把这么深妙的意涵根植在一次书法展览中,可谓善莫大焉,也是这一展览的当下意义所在。

总之,“自在清和”书法展,是一次“回归中道”的艺术奉献,是“一门深入,三省吾身”的以书修心过程,是“不忘初心,坚守道义”的现实观照,是一次“功夫在书外”的纯美呈现,是“三教合一,书在心源”的高明表达。德林先生的书法中流露的是清净、自在、无住、无滞、无为、无限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况味,是“心气”与“风骨”的自性流淌。在这个众声喧嚣、需要静气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也许就能看到书法艺术的自觉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