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国债期货 玩家“敛财”正当时

作者:张伟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2 10:07:00

摘要:国债期货 玩家“敛财”正当时

国债期货 玩家“敛财”正当时

时隔18 年,国债期货涅重生。中金所日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显示,国债期货的投资门槛拟设定为50 万元,2% 的保证金率,投资杠杆达到50 倍。换言之,理论上来讲,投资者用万元就可以撬动100 万元的投资。

证监会日表示,预计用个月时间完成国债期货的挂牌准备工作。此外,业内还流传着“国债期货最终发行的时间定在16 日”。不论如何,国债期货重启的脚步越发近了。

有什么样的产品,就有什么样的玩家

国债期货重启,业内人士的见解不一。

一位就职于某期货公司研究所的研究员对《CM 华夏理财》记者表示:“现在正是国债期货重启的最好时机。国债期货的推出,有利于形成健全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为债券市场提供有效的定价基准。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有人认为,国债期货毕竟有着50 倍的杠杆,政府和企业能否用好这个工具还有待时间检验,金融投机者十分擅长玩期货,在他们的炒作下,投资者爆仓并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期货玩家来说,是否进入市场,只取决于国债期货能否为其带来收益。

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位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散户投资者——余先生。余先生是一位资深期货玩家,早在七八年前,他就积极投身于商品期货市场,股指期货也玩得顺风顺水。去年月,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一经推出,余先生就开始试水这个市场。

仿真交易一开始,我着实赚了一笔。”余先生告诉《CM 华夏理财》记者,“仿真交易的杠杆是33倍,我投资40 万元,不到两周,我的账户余额一度冲击百万元。虽然后期获利回吐,不管怎样,我在仿真交易中还是赚了‘一桶金’!”

国债期货的高杠杆是吸引余先生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根本原因。但余先生话锋一转:“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目前市场太小。由于市场参与者寥寥,流动性欠缺,在无人交易的时候,市场波动很小。但市场波动小并不是没有风险,有时候价格半天不动,但突然有大单入场交易或者受到重大消息影响,市场可能瞬间封住涨跌停板。”余先生表示,“国债期货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还有很多细节要去关注和学习,如国债现货理论定价、交割细则等等。目前有些期货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客户进行培训。”

证监会日前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公募基金在投资策略上以套期保值为主。

关于套期保值的操作,案例不胜枚举。比如,一家公司向银行申请了贷款,需要支付银行利息,如果利率上浮,公司就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为了对冲利率风险,该公司可以长期做空国债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当利率上调时,做空国债期货的收益可以覆盖增加的利息支出;若利率水平降低,虽然在期货市场上出现亏损,但却节省了利息。

严格的风险控制,必不可少

在投资者的脑海中,期货一直是与高杠杆、高风险绑定的。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对《CM 华夏理财》记者表示,“国债现券大部分掌握在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手中,因此,作为中介机构,我们更希望看到这些机构投资者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从而使市场更加有效。除了机构投资者,一般的散户投资者更适合国债现券投资,50 倍杠杆的高频交易更适合那些具有专业眼光的散户投资者。就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净值投资者而言,将国债期货纳入其中的资管产品或许更对胃口。”朱斌说。

对于流动性风险,朱斌和余先生有着同样的担忧。朱斌认为,“国债期货推出前后面临的最大风险很可能是流动性风险。会不会有那么多的参与者进入这个市场,这是国债期货推出之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国债期货不像股指期货那样被众多投资者认识和认同,还是偏专业和高端的。一般投资者对国债期货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这些投资者不一定马上就会参与。这样一来,市场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流动性。”

另外,利率波动会形成市场价格风险。按照现有的50 倍杠杆,加上期货公司的点位浮动,一个散户投资者做手空单,大致需要万元。如果此时利率下调,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价格上涨了千分之二,那么这一手操作就损失了2000 元。如果遇到重大事件,当日合约价直逼涨停板(2%),那么这手交易就使他损失万元。倘若这一次成交了10 手,那么他账户中的20 万元已经不复存在,而这仅仅只是一单交易。尽管中金所的限仓制度已经规定,“一般账户非交割月限800 手,交割月限300 手”,倘若投资者频繁交易,而且每次交易都亏损,即便是身家上千万的高净值投资者,不用多久,也会输个“身无寸缕”。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中必须合理控制仓位、严格止损。

除了流动性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宏观因素和政策因素变化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交易制度不完善可引发制度性风险,技术系统故障及操作失误还会造成技术系统风险等。

正是因为早就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国内的一些期货公司早已备足“粮草”,只待国债期货揭开面纱。朱斌告诉《CM 华夏理财》记者:“南华期货已经在技术、服务和市场人员等方面做好了准备,也已经开始了客户培训工作,从而帮助一些大客户、大玩家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