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放钓A 股大鱼。
5 月27 日下午,在北京东直门内簋街附近的一幢摩天大楼外,来自台湾统一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陈朝政先生正准备到这栋楼内的小马奔腾—一家业内享有声誉的影视文化公司调研。“北京真大啊,转了几天还没有摸清方向!”陈先生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或许,对他而言,即将开放的内地A 股市场蕴含的机会比北京城更大。
A 股进入“拼脑袋”时代
清·石成金《传家宝三集·俗谚》中有云:“线儿放得长,鱼儿钓得大。”放长线钓大鱼一直以来都是证券市场上聪明投资者的“法宝”。
中国证监会今年初增加1000 亿元人民币额度专用于台湾RQFII 试点的决定,不但为A 股市场引入了一泓活水,也吸引了台湾众多“渔夫”的目光。
目前,台湾资本市场上一些嗅觉灵敏的基金经理们已经开始着手调研大陆的资本市场,摩拳擦掌,准备在A 股市场上一显身手。
“A 股加上H 股两大市场的总市值已经可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比肩,仅就市值而言已经足够庞大。但近年来,A 股市场却表现平平,究其原因,主要是A 股市场市值已经趋于饱和。”陈先生表示。
的确,目前A 股市场的市值很大程度上是用资金拱起来的,在短期内的发展空间或许已经有限。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仍以7.7% 的经济增长率居于世界前列,成为众多投资者积累财富、实现资本增值的“金地”。
“就经济成长而言,A 股市场未来还有非常靓丽的成长空间。”陈先生认为,A 股市场机会多多,只不过将迎来一场变革。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资本市场也不例外。
“台股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指数不涨,产业和个股在涨。我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内,A股市场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而且目前已经初露端倪。”陈先生对《CM 华夏理财》记者说。
因为沉浸在证券市场之中,陈先生更早地嗅到了A股市场转型的味道。
或许,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大盘指数或将在目前的点位空间内上下浮动,个股随着指数“鸡犬升天”的情景已经不可复制。但就A 股市场的一些次板块和个股来说,机会甚多。
“最近,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的涨势良好,之前大陆的市场可能着重于制造、出口甚至是一些资产行业,但是我们觉得未来中国,智慧和脑袋会越来越值钱。而文化产业正是最能体现智慧和脑袋的行业。”陈先生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像小马奔腾这种影视文化公司是依靠智慧和脑袋来制造产品的,在未来,这些肯定是最值钱的,所以想趁机去了解一下。”陈先生一语道破了此番考察的目的。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一直以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北京小马奔腾集团公司,正积极筹备IPO,准备登陆A 股市场募集资金。也正是风闻此消息,来自台湾的陈先生通过各种途径,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
陈先生最急于知道的,莫过于小马奔腾公司的营业状况。
“相较于业内一些注重艺人经纪的公司而言,小马奔腾的着眼点主要在导演和编剧身上。目前,小马奔腾公司已经签约了十几个金牌导演和编剧。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认为导演和编剧是内容创作的核心。”小马奔腾的副总裁高晗道出了该公司近年来屡屡推出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的真谛。
导演的薪酬作为公司运营成本的重要部分,陈先生也询问得细致入微。
“行业内大多是根据导演以往的成绩、在圈内的影响力以及市场的价值来确定导演的薪酬。”高总向陈经理细细地解释着。
在影视文化产品的投入和产出、公司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陈先生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例如,在电影产品的制作、发行中,影视公司和电影院线的分成比例,投入资金和电影票房的关系,电影档期设置,电影产品的发行渠道,影片的资金来源,影片宣传成本,与国外公司(好莱坞)的合作方式,电视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等,他一一问道。
小马奔腾公司的副总裁高晗和财务总监付毅也知无不言,涉及公司商业机密的部分也大多以行业内的一般水平为例,一一作答。
结束了2 个多小时的谈话后,来自台湾的基金经理陈先生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但就陈先生的热情来看,小马奔腾公司一旦IPO 上市,或许将成为备受陈先生关注的一只“黄金股”。
台资操盘手早已潜入
在台资看来,大陆相较于台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资金的存量、整体的流动性、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大。
其实,中国证监会在QFII 额度上开口子之前,一些台资就已经看中了大陆市场,通过各种渠道将自有资本投入大陆。而今,台资对公开、透明的投资渠道更加青睐有加,从过去半年的情况来看,只要大陆对台湾开放QFII额度,台资就一定会申请。
一个活跃度足够高的市场,对资金更具吸引力。沪深A 股市场,尤其是深圳市场目前较台股市场更为活跃。而且大陆第一季度7.7% 的经济增长率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心,这也凝聚了台资更多的目光。
“其实,早在对台开放A 股市场之前,台湾被开放的那部分资金就以外资的形式在深圳、北京落脚。其途径很简单,就是‘台湾的资金—境外的公司—台湾人操盘’,用台湾人的‘大脑’来管理台湾的资金。”陈先生告诉《CM 华夏理财》记者。
“台资在自身的资本市场上已经历练了二三十年,早已摒弃盲目投资,更加注重投资效率了。”陈先生告诉《CM 华夏理财》记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