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年金险越长寿越赚钱 。
养老危机不知不觉就袭击了我们。简单算一下,退休后的花费最少也得百万。想要在退休后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就需预先充实自己的“养老账户”。时下,很多保险公司看准养老市场的机会,针对高净值客户,纷纷推出了年金型养老保险产品。
职业金领的养老选择
王星然,30 岁,就职于世界顶级投行,年收入超过100 万元,妻子目前在一家基金会任副会长,薪水不高,但乐得清闲。王先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同时井井有条地打理着家庭资产。现在小家只剩下两件大事,一是两年之内生个可爱宝宝。二是趁着年轻做养老规划,以备两人的晚年之需。
王先生已经给孩子做好了成长预算。在北京,孩子从出生到满月以及庆祝摆酒花费要20 万,之后每月的生活费按6000 元算,2 年得14.4 万元,从上幼儿园开始,每月花费10000 元(4000 元托费和6000 元生活费),再加上预存的每月8000 元教育金,3 年计64.8万。从小学到初中,上国内双语学校,每年学费7 万,加上生活费,9 年支出90 万元属正常。高中读国际学校,每年学费30 万,加上生活费每月10000 元,3 年合计126 万元。大学去美国读,每年花费按35 万元算,需要140 万元。孩子从小到大的医疗费等支出50 万元。如果读硕士还要多准备100 万元,再加上结婚买房的费用,家里最少也得添200 万元。这样算下来,孩子的支出需要805.2 万元。
“孩子的花费可不小,如果我挣的钱不够他花的,孩子跟着受罪,如果我挣的钱只够他花的,将来老了就是我和他妈受罪了。”王先生苦笑。
在这层考虑下,王先生挑来挑去,最终选择购买保险公司专为高净值人士研发的年金养老保险。
王先生投保的这款尊贵一生终身年金保险,年缴保费102200 元,20 年的缴费期,可以保障到终身。根据保险条款,从保单生效的第一年开始,王先生每年都可以领取12000 元(不含分红),直到66 周岁时,一次性从保险公司领回2044000 元,相当于把之前交纳的保费领出来。而从66 周岁开始,每年能领到的钱变成了24000 元(不含分红),如果假设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较高,每年就能领到的就是三万多,逐年增加。身体好的话,这些可以作为旅游基金,也可以用来做摄影、书画或者参加各种聚会,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35 岁左右开始买年金
新华保险市场开发部产品专家 陈露
平时说到不幸,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突发大病、意外伤残或死亡。其实,这些不幸的发生几率很小,大多数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碰上,但一定会面对另一种生存风险——养老压力。
说到退休后的养老,很多人都会想到社会养老保险。社保是广覆盖,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完全不适合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
由于长寿是最容易被低估的风险,在发达国家,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商业养老保险,其比例约占养老金的40%。
王先生由于职业的关系,对于股票、基金、信托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很熟悉,他需要的是无风险的养老保险规划,不求特别高的收益,但是风险一定要低。所以,年金保险适合王先生的需求。
具体到投保上,由于养老保险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需预计退休年龄提前20 年或更长的时间就开始规划,这样算下来,购买的时机最好选择在35 岁左右,此外,由于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早购买,交的钱越少。
一般来说,年缴保费占家庭收入的8%-10% 比较合适。王先生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王太太收入不高,未来还准备要孩子,支出会比较大。在做养老年金规划时,基本保额20 万开始,慢慢增长,60 岁时也能拥有超过100 万的身价保障。
人年纪大后更容易出现大额的医疗支出,而年金保险是满足不了这部分需求的,只能是退休生活的锦上添花。因此,年轻时最好搭配投保一些意外、医疗险等。
从开始领取年金到死亡,时间也有几十年,考虑通货膨胀的话,每年能拿到的年金额应该逐年增加。因此,可以选择不定额给付型的年金,每年都会以分红的形式增加年金领取额,不设上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