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开始玩“中国定制”

作者:胡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15 22:32:00

摘要:对于以特供版讨好中国市场做法的得失,以及是否起初有意申请合拍片的问题,DMG表示不便回应。
    《钢铁侠3》在内地上映两周狂揽6亿票房,关于该片的中国“特供版本”也成为热议话题。在进口片配额限制政策及“合拍片”的严格标准下,一批知名导演和国际电影公司都意欲通过植入中国元素来获得入场券,《钢铁侠3》只是开了一个头。要想提早占领未来最大的电影市场,合作已是大趋势,博弈将成常态。如何解决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如何用中国元素讲好故事,将是对双方最大的考验。
    “打酱油”为得“敲门砖”
    《钢铁侠3》在各国上映的版本都略有不同,中国版比海外版长出的3分钟集中在范冰冰、王学圻身上。据悉,海外版中,王学圻扮演的中国医生仅在开头说了句“你好”,范冰冰则根本没有出现。
    “中国特供”成为业界对于这个版本的戏称。其实,与《钢铁侠3》同样积极的还大有人在。在上月刚结束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基努·里维斯带来的导演处女作《太极侠》讲述的就是中国功夫;吕克·贝松也表示“每天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个中法合拍片。《变形金刚4》也于近期宣布要与中国合作,透露将有6名中国演员参演。
    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增长,以及观众对于国外大片的情有独钟,都极大地刺激着好莱坞。2012年全国170.73亿元的电影总票房中,国外片占到52%左右。从2010年开始,全国影院银幕的增速都在30%-50%。到2012年底,银幕数已达1.31万块。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提供的数据,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且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有望在202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根据中美相关协议,美国每年只有34部进口分账影片配额。要想拿到这为数不多的入场券,贴上中国元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分账大片之外,外国制片商开始寻找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合拍片”成为首选。迪士尼集团新任总裁兼CEO鲍勃·伊戈尔表示,合拍路线将是美国对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新战略。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是以进口分账片的身份进入中国,外国制片方拿到的票房比例为25%;而如果获得了“合拍片”的身份,外国片方可享受与国产片一样的43%的分账比例。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政府对于“合拍片”有着严格的标准,包括“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并需要在中国取景”。
    有报道称,中国DMG娱乐传媒虽然为《钢铁侠3》和去年上映的《环形使者》都做了“中国特供版”,但其实它们并没有取得中美“合拍片”的资格。尽管如此,惊奇漫画和迪士尼公司对于中方公司还是十分感谢,因为他们需要中国团队帮助其做协调工作,并非只要有中国人和中国场景就能保证引进,《钢铁侠3》已经是幸运儿。
    对于《钢铁侠3》以特供版讨好中国市场做法的得失,以及是否起初有意申请合拍片的问题,DMG对本报表示不便回应。
    合拍之难
    DMG总裁吴冰透露,《钢铁侠3》的吴医生和他助手的角色将会在接下来的《钢铁侠前传》中担任重要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钢铁侠前传》将很可能取得“合拍片”的资格,还是一个悬念。但无论是“特供”,还是合拍,面对从价值体系到故事架构都十分成熟、模式化的美国大片,中国元素如何能成功嫁接到其中,是个极大的考验。
    派格太合环球传媒集团董事长孙健君告诉记者,“在美国电影界,‘输出’的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他们从未认真想过如何与中国平起平坐共同打开国际市场,这样的心态在近两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以美国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不可能一下子改变。”
    由此,在一部影片中,中外双方常常会进入一种微妙的博弈状态。吴冰表示,《钢铁侠3》中国特供版是他们“吵”来的,是中方吵着要求来北京永定门拍摄,而好莱坞认为没有必要。“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争执,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看到的是一面,我们看到的是另一面。”
    “美中电影高峰论坛”主席萧培寰曾表示,中美双方对合拍片的认识存在差异,在美方看来,只要中美两国电影人在一部影片的投资、制作等方面有过深度合作,就是合拍。但这显然与中方定义的“合拍片”有很大距离。
    在不少中国制片商看来,好莱坞们要做的是放低姿态,真正从内心愿意了解、接纳、融入中国元素。
    孙健君说,他很反对“伪合拍片”——用几个中国明星,找几个中国投资方就称为是合拍片,其实讲的还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故事。“合拍片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补,是平等互利的合作,中方在故事、团队、市场运营上都要有主导作用的合作。”2012年8月,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领导表示,“伪合拍片”使大量资金流走,威胁国产影片。
    有专家建议,美方可从当年中国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磨合历程中取经。
    陈可辛认为,尊重内地市场的现状和规律是重要法则。正是基于这条准则,陈可辛2005年第一次与内地的合拍电影《如果·爱》就获得了29项大奖,之后的《投名状》、《十月围城》合拍片也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此外,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极为关键。陈可辛说,“我需要的合作伙伴,必须是内地的人,比我更接地气的人,而且他喜欢电影,跟我能沟通,能用导演的角度去看着我整部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表示,中国目前有四代导演在创作层面上都是非常活跃的,中国投资创作国产电影的国有和民营公司已经突破了1200家,因此国外电影同行选择的合作范围非常大。
    然而,好莱坞毕竟不是香港。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和价值观体系,与习惯了强势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碰撞,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融合出中外制片方及市场三方都满意的结果。
    《钢铁侠3》的尝试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还无从得知。但不少影评人都认为,硬生生地嫁接两个中国面孔,而不管这个角色与整个电影的结构是否和谐、与影片故事发展逻辑是否相关,都是对不起观众的。《钢铁侠3》中担任主角的小罗伯特·唐尼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就商业而言,或许做得太多了,如果就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兴趣而言,需要做的工作是无止境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