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起:不想把萧红束之高阁
摘要:爱情在萧红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作品往往会浸透一个作家的人生,因此,爱情是追溯她人生经历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钰 北京报道
用文艺片来描述一个传奇女作家的一生,这看上去是一个完美计划,更何况执导的是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艺片导演霍建起。但市场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萧红的忠实读者和研究者担心,电影这门大众艺术难免会把萧红坎坷的情感经历包装成商业消费的噱头;艺术人士则担忧,《萧红》又会如以往的国产人物传记片一样,不敢涉足敏感话题,最终落入四平八稳的俗套。霍建起最终交上的答卷是,按照一个男性导演的艺术视角,去还原一个他给予了巨大同情的特殊女性。近日,本报独家专访了电影《萧红》的导演霍建起。
感情是跨时代的命题
《华夏时报》:国内人物传记电影成功的极少,《萧红》在创作上有何独到之处?
霍建起:我认为《萧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电影,当然你也可以那么理解。我就是根据一个人物拍一个电影,写一个人的独特经历。电影很难承载一个传记,有如年表式的详尽,我的思路是把萧红人生中最符合电影手段表现的、最具有电影表现力的东西提取出来,这样更能凸显人物的特点。
《华夏时报》:你最终提炼出的是“爱情”这个主题,这是最能表现萧红精神内核的吗?
霍建起:爱情是本片的主题。爱情在萧红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作品往往会浸透一个作家的人生,因此,爱情是追溯她人生经历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当下的观众而言,爱情是更易产生共鸣的,我不想把萧红束之高阁,而想深入浅出。有人认为表现一个作家,一定要讲到作品,但我认为如果要交代那些作品是怎么写的、写什么的,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要求太苛刻了。我选取的角度是把萧红的作品要素融入到电影中,比如,“饥饿”、“漂泊”。
《华夏时报》:如果着眼点过多在爱情上,是不是容易将萧红这个人物扁平化?
霍建起:这部电影不是给那些对萧红已经有深入研究的人看的,而是给那些并不是很熟悉萧红的人看的,带动他们对这个人产生兴趣,进而通过其他更多的途径来继续认知她。其实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一个如此有性格魅力的女人,她的才华那么动人,但她的命运竟是如此可悲,我对她抱有巨大的同情。我要告诉观众,萧红的命运本身就是一部作品。
《华夏时报》:影片中安排了萧红、萧军及端木蕻良三人同床的一场戏,不少人对于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争议。
霍建起:当时是抗日流亡,他们颠沛流离,一起吃苦,这个场景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我只是把当时的真实生活综合进电影中,这在那个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包括人们对于传统突破的强烈意识和行为,放在现代可能很难理解。
《华夏时报》:表现萧红的爱情,是否也想对当下有所观照?
霍建起:感情问题没有时代的界限。现在依然会有人为爱纠结、挣扎,为爱而死。与萧红在精神层面的开拓性、前卫性相比,今天的我们反而显得更传统。当然,要达到自由地去爱,今天的女性已经不需要用萧红那样的方式,不需要那样的过程,但唯一不变的是感情这个命题本身,不是因为她是大作家才会有如此的欢与痛。
萧红的伟大在于真实
《华夏时报》:一个作家写作的动机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个战乱年代,你在电影中对此好像没有过多解读。
霍建起:萧红对生活有观察、触动和思考,而且这其中的丰富和高度是别人所没有的。她想要倾诉,想表达,而且还有能力,所以就写出不朽的作品。萧红并不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成什么,可能就是突然有感悟了就会写,她没有刻意要去当一个知名作家,我认为人的未来是设计不来的。她的作品中有对下层苦难人极大的同情,这可见其进步倾向,但她不是一个政治化的人。萧红与左翼有联系,但她更多的是她自己,她觉得做到自己能做的就足够了。
《华夏时报》:影片塑造的萧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作家,最大闪光点是什么?
霍建起:萧红的伟大在于真实。时代在演变,她在战乱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正确的路。她只想找到一个纯粹的写作环境,她其实对于写作本身是最爱的。但可惜的是,战乱给予不了她所需。在那个年代,文人为了生存,可能会逃避、会改变、会迎合,但萧红没有,这也是她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更高所在。
《华夏时报》:影片为什么多次以易卜生笔下出走的娜拉作为萧红的参照?
霍建起:娜拉影响了当时的一批人,尤其是那些有钱阶级的女性,通过阅读娜拉的故事,更早地觉醒。但鲁迅提出,娜拉出走之后呢?萧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她逃婚后,忍受着饿、冷,穿着单薄,有时要靠变卖随身的物品。很多娜拉出走后又回去了,但萧红没有,尽管丈夫找来后她有所妥协,但这是与人的多面性相关的。萧红的转折点是萧军,尤其是经历了哈尔滨洪水之后,她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因此,萧红版的“娜拉”是那个时代的符号,提醒新女性真正冲破桎梏。
《华夏时报》:如何面对影片上映后的各种争议?
霍建起:我就是想为萧红做点事,做得好不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如果真的爱她,不论是学界还是艺术界,就在这部电影之外继续为萧红去补充吧,让萧红这个人更立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