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特区进京招商 VC携百亿基金热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 钰 北京报道
“现在新疆的自然温度有30摄氏度,而投资热度已经在60摄氏度以上。”
8月5日,第一次面对数十家投资机构的新疆喀什地区招商局局长周宇晖,向众人推介刚被中央确定为“经济特区”的喀什目前的投资环境时,显得异常兴奋。在他的身边,来自新疆其他州的商务官员们也被各路投资者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幕发生在北京,热源却在新疆。近日,在新疆商务厅的组织下,周宇晖们率领着各自的企业进京“赶考”,而VC们对于这个破天荒规模的新疆企业团给予了热烈的回应。
“西”引力
周宇晖此行非常实际,不仅四处广结各路财神爷,还在投资洽谈会现场参与了一场模拟路演,与6家VC现场过招。
路演的是一家喀什当地的龙头企业南达集团。5分钟的企业推介后,VC对于南达集团的两大主营业务——畜牧和乳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南达集团的另两大主业是林果和贸易。南达的多元业务恰是喀什优势的缩影。
此次的新疆军团中还有多家外地企业,他们将借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将生产或市场重心移至新疆。
在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彭志强的眼中,来自河北的金赛博板业在投资条件的完美度上,与宏邦节水不相上下。盛景网联曾作为宏邦节水的独家咨询顾问,用短短7个月就促成了这笔融资项目。
彭志强是新疆的常客,曾将排名前20位的国内投资机构一一引荐给新疆。
他对本报记者说:“VC在新疆非常看重新农业,宏邦节水就是做节水工程的循环经济。金赛博板业未来要在新疆建2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原料全部来自农作物棉秆,这样一来,成本降低了35%且低碳环保,能打开高端市场。而新疆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每年都有千万吨的优质棉秆。”
深谙投资之道的原惠普中国区副总裁和方正数码公司总裁李汉生表示:“新疆的新农业获得了非常强的政策扶持,未来企业并购将不可避免,产业链升级的机会也会增多。”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尤其是刚刚获批“经济特区”的东风。
早在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时,喀什、霍尔果斯各设一个经济开发区的愿望成真。同时,中央给予了新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等。这给了当地政府和VC很大的信心。
喀什热度
众多投资者嗅到了来自热土喀什的商机。
喀什地区招商局贸易管理科科长戴瑞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喀什是年产量1000万担的产棉大区,矿山资源也极为丰富;因此,喀什预备建设成中国西部纺织工业基地、南疆大型冶金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石化基地和中国西部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喀什还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早在汉唐时期,就是“丝绸之路”上最大的驿站,如今在进军中亚、南亚、西亚的开放格局中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今成为国家级“经济特区”,喀什一下子恢复了“丝绸之路”时的热度。帮助喀什做特区规划的是对口支援城市深圳,“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的雏形呼之欲出。
“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投资考察团,我们现在已经从招商变成了择商。”戴瑞华说,短短几个月,喀什城边的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的一期用地已经被占满。市工业园区的“择商”要求更高,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以上且无污染的企业才有资格入园。
市场潜力大,加上政策利好,新疆第一家引来大额投资的企业出现在了喀什。前不久,宏邦节水获得了青云创投和华创盛景的4000万元人民币联合投资,被称为是“南疆第一股”,目前正在酝酿上市。
宏邦节水的创始人李富成也在此次的进京队伍中。作为先拿到钱的人,李富成此行更多的任务是为新疆的70多家兄弟企业鼓与呼。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室主任谭军为了给自己的地区加分,没有用事先准备的资料,而是根据现场VC的反应,即兴写了两大页的演讲稿。
台下的投资人则一直是笑脸盈盈,其中不乏联想投资、达晨创投、国信证券、汉能投资等国内外顶尖投资机构的负责人。这样集中性地“组团”看新疆项目,对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他们的集体出现,意味着将有百亿规模的基金向新疆敞开。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说,风投们集中在四个层面考察新疆企业。“面对的市场要足够大,要有好的团队,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企业要进入行业的第一梯队。”
据悉,目前,关于包括喀什在内跨越式发展的细则规划和审批还在进行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