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之道 人生之道
本报通讯员 肖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季小舟 北京报道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智慧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理应推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追求“为而不争”的洒脱情怀,感悟“放下执着”的正等正觉,探索“阴阳平衡”的和谐根源。在千年的积淀中传承古圣先贤的“绝学”和“智慧”,在尘封的记忆中寻求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市生活已经逐渐从舒适迈向了奢华的平台。然而,在繁华的背后凸显的心灵孤寂,在虚荣面前彰显的修养“缺失”,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和焦虑浮躁的社会心态,使很多人渐渐迷失自我。因此,中华儿女理应返璞归真,用国学的智慧净化心灵,启迪良知。
中国民生银行不仅关注客户的财富增长,更关心大众的财富修养。在成功举办“非凡财富名家讲座”之“金融季”和“养生季”,为广大客户带来与金融专家和养生大师之间的零距离智慧分享之后,又倾情打造新一轮“非凡财富名家讲座·国学季”全国巡讲,旨在为贵宾客户提供一个近距离感受国学智慧的平台,弘扬传统国学思想,帮助客户实现物质、精神资源的双丰收;做到由单一的传授财富技能向财富观念转化,由宏观的理论知识向细微的生活感知靠拢,由外在的技艺展示向内在的性情修养沉淀。力争开拓中国银行服务业财富修养的新思维。
《易经》是每个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熟悉,因为对《易经》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易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也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6月26日,国内著名国学管理专家、国际知名易学学者、清华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文胜教授来到上海民生银行大厦,向众多非凡财富客户阐述了《易经》与风水的关系。
应用科学与《易经》
许文胜教授介绍道,物理学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丹麦人玻尔,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但是他却对《易经》进行过深入的钻研,他发现在《易经》和现代物理学之间存在平行关系,根据《易经》中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推导出了互补性原理。玻尔创立的量子力学中有一条“测不准原理”。对此,华裔物理学家,同是获诺贝尔物理学大奖的李政道曾指出玻尔这个原理,与中国《易经》太极图及老子学说有相近似的地方。玻尔拿诺贝尔奖的前一个星期,把家族140年的图徽改成了太极图。
联系到现代社会,物理学有《易经》,化学有《易经》,政治学有《易经》,医学也有《易经》……《易经》就是研究宇宙间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
一般人总对《易经》有所误解,以为《易经》就是算算命、看看风水的东西,说到风水,其实准确来讲,《易经》中所指的东西并不是风水迷信,在现代建筑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景观”。
强大的《易经》模型
许文胜教授谈道,在现代应用科学,如物理学、数学中,深入研究往往需要建立模型,而《易经》的厉害之处就体现在其强大的模型上,如果大家把它的模式了解透了,任何事都可以分析,建立一套新的思维方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或者思维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形式逻辑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形式逻辑就是干什么事都推理,先定一个假设然后一步一步推理,一步一步推出结果。这个逻辑的方法最大优点是好学,但是缺点就是前面的逻辑不能错。但是,在混沌的状态当中其实不是一条巷,而是一个圆的规律,这个规律只有通过《易经》的思维才能找到。
《易经》模型里面很重要的一句话是“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就是阴和阳构成了我们生存的宇宙最根本的法则,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宇宙的本质就是阴和阳,包括学习养生本身也就是调和阴阳。
第二句话“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有阴必有阳”。我们生存的自然界永远不存在只有阳没阴,只有阴没阳的概念。实际上,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双重性。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外有内的,所以一定是两重交合的。
风水是什么?
现代人将传统的风水知识歪曲了,以为风水就是迷信,事实上,风水是以《易经》理论为核心的、古代各种建筑进行指导的原则和实用操作方法。实际是通过对天体的能量场和地球磁场及内在流体能量的研究、分析,确立动态平衡的建筑景观,以达到平衡能量、利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的目的。
风水的建筑类型。第一类型叫做阴宅,主要是勘测埋葬过世之人的墓地,以达到增强家族能量的目的。只要穴地有生气,死者就会安逸,就会给生者带来吉祥,否则相反。
第二类是阳宅,住是讲求居住环境、内外格局,摆设装饰,使之符合人体场能,以达到安全、舒服、健康的目的。阳宅需要生气,家庭才会兴旺。这就需要纳气,即地下生气和门向生气。
第三类是商宅,主要是通过调整商业环境,使之符合商业场能,以达到增强员工工作效率,扩展商业机会的目的。根据天体能量同地球能量的相互作用,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内外格局。所谓商业作用的概念当中,它的作用经过布局以后,决不是一下子就赚钱,真正的布局是增强商业机会,通过它增强这种机遇的概率性是可能的,但决不是直接挣钱。
许文胜教授生动的演讲,大量列举事实,让众多的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易经》和风水的关系。客户们表示,《易经》凝聚了先人的智慧,许文胜教授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遗产。
天津站
台湾国学大家傅佩荣津城论“道”
2010年5月30日,中国民生银行“非凡财富名家讲座·国学季”首度走进天津,特邀台湾著名国学学者傅佩荣在可容纳千人的天津大礼堂为津城市民带来了一场非凡的国学文化盛宴。
来自台湾的傅佩荣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并大受欢迎。此次赴天津专为中国民生银行非凡财富客户开讲的消息公布之后,讲座门票很快便一抢而空。
傅佩荣教授多年潜心研究国学经典,对儒家、道家和易学都有很深刻的见解。此次傅教授以《老庄的智慧》为题,为在场大多年过不惑的中国民生银行贵宾客户精辟地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并为他们今后的“财富人生”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道”是万物的
来源及归属
与儒家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种超人文主义,其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傅佩荣告诉大家,道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因为自然界很短,有开始、有变化、有结束,而人的生命更短;道可以理解是万物的来源以及归属。
而谈到如何修“道”,傅佩荣教授强调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老子说追求学问,你要追求‘道’每天减少一点,把过去的成见、自己的想法、个人的欲望尽量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但是‘无为而无不为’,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什么都做好了,因为你发现了自然的趋势。”
道家思想中的
“领导艺术”
基于对中国哲学深入的研究,傅佩荣教授擅长运用传统的智慧来指导今人的处世之道,其中就谈到了老子思想中“领导者的三大法宝”。
这第一宝就是“慈”,“老子思想中的‘慈’就是告诉一个领导者要把所有的伙伴、员工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不要分好坏,因为好可以变坏,坏可以变好,关键在于怎么带领他们,天下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是当领导的没有带领他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俭”,即节俭,“人如果节俭的话,他的生活也比较容易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说到这,傅教授提到了近期比较受关注的“富士康”问题:“富士康之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情,因为郭台铭这个老板不太收敛、不太节俭了,再加上媒体各种复杂的新闻报道,让员工心也不定了。”
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傅教授解释说,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要争先恐后,真正的领导是“以服务代替领导”,意思是当领导不是为了吃喝玩乐,不是为了高高在上,不是要给员工压力,而是要让员工有更大的格局,让员工知道公司的长远规划,让每一个员工工作都充满希望,也只有这样一个领导者才能排除万难,真正做到高瞻远瞩。
20学儒,
40学道,50学易
讲座最后,傅佩荣教授给广大国学爱好者提出了学习国学的建议:研究最好分为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像三十几岁以下最好学儒家,因为从学校念书进入社会、组织家庭、开始奋斗,个人的成就和社会的繁荣要结合在一起,这个阶段适合学儒家;到了中年四十多岁的时候一定要学道家,否则压力太大了,因为到中年的时候人才发现世界上善恶不一定有报应,不一定有公平正义,开始怀疑奋斗的意义,这时候学道家就会为自己化解压力;到了五十岁以上建议大家学《易经》,易代表变化,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有重要决策的时候,一占卦就出现了结果,不需要求别人,里面没有任何迷信的成分,是古人的智慧。
傅佩荣教授2个小时的讲座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画上句号,很多听众意犹未尽。一位年仅10岁的小听众两度跑到后台向傅教授讨教听讲中不明白的地方。这位小听众的父亲是一位经营了十多年珠宝生意的企业主,他很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多年来的经商经验让我悟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也发现中国的传统经典中其实早已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我很想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恰巧这次民生银行邀请来这么有名的国学大师,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这次我和孩子都十分有收获!”
(龙葳)
杭州站
易经智慧与人生之道
江南烟雨濛濛难阻非凡财富贵宾客户们的热情。2010年6月27日,中国民生银行“非凡财富名家讲座·国学季”在风景秀丽地灵人杰的江南名城杭州开讲,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易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尚氏易经掌门人俞长江老师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以科学的观点为佐证,为现场听众带来了“易经智慧与人生之道”的主题演讲,随后对现场观众提出的易学问题进行了热烈互动。
当天,可容纳200人的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听众为民生银行零售及公司业务部的贵宾客户及部分浙江大学EMBA学员,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丁建林也作为嘉宾出席了活动。听众和讲师的交流正如对弈一样,好的对手才能走出漂亮的棋路,博学幽默的俞长江老师用科学的分析、生动的案例为在场的高端听众带来了一场难得的国学盛宴。
用科学分析
为《易经》正名?
用科学的分析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对于《易经》的争议持续了三千年”,俞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听众,世人对《易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说它博大精深,另一种则认为它荒诞不经,两种说法一直争论不休,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易经》里隐藏的信息被科学地得到了验证。
俞老师举例说道,《易经》中讲到有关房屋风水的判定方式,很多人觉得没有科学根据,我用科学的方式来给大家举例讲解,从《易经》来讲,空气流动太急和太缓的房子风水都不是很好,中医中有术语曰“一呼三寸、一吸三寸”,意思就是一次呼吸大约一秒钟,血液流动六寸的距离,大约是18厘米,我们在屋子里拿一个空气测速器,如果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大于25厘米/秒,就像站在山峰上,必然心情不稳,如果空气流动速度低于10厘米/秒,人在室内就会感到憋闷,这个例子从科学的角度验证了风水学的原理。
俞老师提出,《易经》其实是一门科学,是用直观、类比、形象、逻辑、辨证、灵感、灵力等七种思维方式综合起来加以判断,接近事实。而仅是以直观思维对事物做判断的,那就是迷信,每个人在交流时都有非常丰富的信息传播给别人,而《易经》预测人生的根据,就是你所传达出来的信息。
“风水”是对
宏观气场的判断
风水,作为《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需要变化的、宏观的去判断,正如《易经》所讲是自然和心灵的变化规律。
好的风水专家一定要对“风水”作宏观上的把握,太微观就是迷信了,尤其对建筑方位、建筑组合等不要太“较真”。我们常说的风水宝地,就是更便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便于人更好地接受大自然能量的居处之地。如何能得到天体能量呢?我们的祖先选择“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居住环境。意思就是:前面开阔,有池溏,或者有平静的大海,而左、右、后方三面环山,形成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这样的风水宝地实际上是超巨型的天体接收器,可以藏风聚气,安居乐业,安葬先人,甚至泽披后世。
俞老师还饶有风趣地讲道:杭州作为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江南古城,拥有西湖、龙井和钱塘江等历史文化古迹,人才辈出。因此我们常说人杰地灵,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崔欣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