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盖保罗:欧莱雅逆市增长靠创新与信心

作者:胡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2 21:06:37

摘要:盖保罗:欧莱雅逆市增长靠创新与信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 钰 上海报道

   近日,记者从欧莱雅中国年度财报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欧莱雅在中国大陆实现81.8亿元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比增长17.6%,这是该公司连续第9年在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欧莱雅在中国依然取得如此好成绩,一些产品的市场表现更是他职业生涯中都没有遇到过的,这使得他对今年的市场信心更强。
市场份额增幅最大
    《华夏时报》:目前欧莱雅在中国占到多少市场份额?
    盖保罗:去年欧莱雅中国的增长速度几乎是市场平均水平的一倍。到2009年年底,欧莱雅已占据11.7%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是中国前十大化妆品公司中,市场份额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而且,欧莱雅中国目前是中国市场上第一大护肤品集团、第一大男士护肤品集团、第一大彩妆集团和第一大染发产品集团。2008年我们是欧莱雅集团全球第七大市场,2009年已经跃居欧莱雅全球第五大市场和亚太区的第一大市场。
    《华夏时报》:逆市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是什么?
    盖保罗:产品的创新以及我们对研发的重视。2009年中国研发中心就开发了300个消费配方运用于相关产品中。去年我们的上海研发中心有120位研发人员,2010年这个队伍会拓展到160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以及在广告方面的投入也相应会不断提高,化妆品在广告上的投入是必须的。
    《华夏时报》:2009年欧莱雅在产品上有很多新动作,目前市场反映如何?
    盖保罗:我们去年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引入了科颜氏(Kiehl’s)品牌,虽然全国仅有两个柜面,却出现了热销断货、消费者须预约排队购买的场景。这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都是少见的。我们还上市了旗下多个品牌的香水产品,卖得非常好。男士产品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去年欧莱雅旗下卡尼尔男性产品上市后,很受欢迎。同时包括巴黎欧莱雅、薇姿以及更高端的兰蔻都在推出男士产品,这个市场在中国处于不断增长中。对于抗衰老等细分市场,我们非常关注,以不同品牌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去年8月上市的大众洗发产品算是欧莱雅在中国的新品类,从这几个月市场表现看,非常成功。在2009年,欧莱雅中国产品所覆盖的人群大概增长了差不多700万到1000万左右。
    《华夏时报》:在中国是否有进一步收购计划?
    盖保罗:欧莱雅作为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时刻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有合适的机会当然会考虑。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信息可回答。
有信心迎接挑战
    《华夏时报》:在专业美发市场,宝洁的威娜以及资生堂将推出的产品,基本与欧莱雅一样是主打中高端。欧莱雅如何应对这些竞争?
    盖保罗:专业美发是欧莱雅的本行。欧莱雅的创始人就是一个化学家,是靠发廊的生意起家的,他研制出了最早的美发产品,骑着自行车销售。经过100年的磨炼,欧莱雅对发廊、发型师的了解,以及发型师对欧莱雅的了解,都已非常深厚。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有非常大的信心。去年中国发廊生意不怎么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今年一开年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转变。当然,在这个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我们非常欢迎以健康良好的方式,共同开创市场。
    《华夏时报》:有数据显示,去年药妆市场增长低于化妆品平均增长水平。药店零售渠道是否遇到瓶颈?
    盖保罗:药房生意确实在过去一年里受到了一些冲击,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使得药房创新力有所减弱,药妆市场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目前欧莱雅仍然是药房化妆品销售的第一名,理肤泉品牌去年也有两位数字的增长。但我们还在努力寻找更多的方法推进药妆产品,比如会增强在屈臣氏这样的专营店的销售,也争取在百货公司的角落里开设一些药房。当然,我们自己本身还会做出相应的举措,比如在欧莱雅活性化妆品部门,很快会看到新的产品,相信它的出现也会大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声誉。
    《华夏时报》:业界猜测,欧莱雅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出三年就会代替宝洁站到市场的第一名。对此,您有何预计?
    盖保罗:竞争对手比我们早十多年进入中国,比我们更强大也比较正常。就增长速度看,欧莱雅有可能会成为市场的领先者。欧莱雅对自己的目标和设想是很远大的,也希望抱负成为现实,我们信心比较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