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重组 央企改革提速 万亿巨无霸诞生

作者:李凯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05 12:46:47

摘要:如果重组成功,那么中国的化工行业将添加一艘万亿级的巨舰,而央企名录上则会再减一员。

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重组 央企改革提速 万亿巨无霸诞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凯旋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如果重组成功,那么中国的化工行业将添加一艘万亿级的巨舰,而央企名录上则会再减一员。

3月31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表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对于能源化工行业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事件。业内预测,两大巨头若能成功完成重组,企业规模将破万亿元。而除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之外,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的“牵手”还离不开央企和国企的改革提速这一背景。

两大化工央企重组

如果顺利重组的话,一家“巨无霸”企业会由此诞生。公开资料显示,中化集团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之一。2020年,中化集团位列全球500强中的第109位。中国化工则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球500强中位列第164位。

而关于此次重组的相关细节,中国化工发布公告表示,将新设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在此次联合重组之后,新公司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促进我国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

简言之,在重组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分别持有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100%的股权;而在重组之后,新公司持有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100%的股权,国务院国资委则100%控股新公司。

那么,两家企业合并之后的规模有多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化集团的资产总额达到了5643亿元,而中国化工的总资产则达到了8439.62亿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公开表示:“‘两化’重组之后,总资产可以达到1.4万亿元,营业收入能达到1万亿元,这样的规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一个大型的集团公司。”

业务领域扩容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虽均是我国化工行业内的两大龙头,但两者的具体业务领域仍然有较大的不同。

公开资料显示,中化集团旗下设立了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其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化工旗下则是细分有六大业务板块,其分别是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品、橡胶轮胎、石油加工、化工装备。对比来看,两家化工巨头虽然都将主要点集中在能源化工行业,但细分领域仍然是有较大的差异。

由此,重组完成后的新公司业务范围同样有所扩容。中国化工发布的公告显示,新公司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业务领域,其将扎实做好业务协同和管理提升,集聚创新资源、打通产业链条、提升行业竞争力。

此外,联合重组后的新公司会着重在建筑、交通、新一代信息产业等应用领域,突破关键材料瓶颈,提供化工材料综合解决方案。而在农业领域和环保化工领域,新公司则会提供高水平的农资与农业综合服务,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此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两大化工企业重组,对于中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双方在专业上能够形成优势互补,能够把新型战略性产业和技术产业进行有效结合。”李寿生公开表示。

两大化工巨头联合重组之后,新的“巨无霸”企业面世则已经是在路上。关于行业的直接利好或许需要在重组完成之后才能显现,但两大巨头旗下的上市公司最先有所反应。《华夏时报》记者在统计后发现,中化集团和中国石化旗下分别有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化国际、鲁西化工、扬农化工、中化化肥、中国金茂、安迪苏等。受到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这一消息的利好影响,多家关联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其中,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化国际在4月1日开盘后涨停,股价报收5.93元/股。同日,截至收盘,中化集团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化化肥涨幅为5.00%,报收1.05港元/股。但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普遍来看,关联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了“高开低走”的行情,尾盘涨幅大多有所收窄。

央企改革速度加快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的联合重组正是与2021年的热点“碳达峰、碳中和”相呼应。不可否认,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相关的能源企业则是主要参与人员。放眼到资本市场上,在近期A股不断出现调整时,碳交易概念板块连续多日成为市场的主线,企业则更是提“碳”股价就上涨,市值也随之增加。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的联合重组也是早有信号。2017年6月份,中国化工完成了对当前旗下子公司先正达的收购,其是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商、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

2018年7月份,另一个信号出现了,中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至此,中国化工行业内的两大巨头由同一人掌舵。业内针对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将要合并的声音不绝于耳。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有余。2020年1月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将自身旗下的农业资产及化工资产进行了合并。随后,合并的农化资产被注入至了中国化工旗下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在资产合并注入完成之后,这家公司更名为了先正达集团。也就是说,在2020年1月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完成了在农业资产和化工资产方面的合并。

终于,再次时隔一年有余,两大巨头的联合重组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万亿级的化工巨舰起航的背后不仅仅是有“碳中和”和企业之间的高级运作,还有近年来我国央企和国企改革提速的推动。央企名录显示,目前,我国拥有97家央企。其中,中国中化排序第40号,中国化工排序第59号。若两大巨头成功完成重组,那央企名录则将再减一员,减少至96家。

3月23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了2021年工作安排,表示将持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从7个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其中,稳妥推进央企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同时,扎实推动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稳步推进化工、钢铁、信息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指导企业聚焦国家战略,积极稳妥开展并购工作。此外,工作安排还特别指出,深化中央企业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可以看出,在央企改革的过程中,化工等能源行业是重点的改革标的。

同时,2021年也是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一年。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发文表示,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国资委发布的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中央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2%。不过,相关营收与疫情的出现不无关系。具体来看,在2020年12月份,中央企业实现营收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7%,创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方面,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

目前,国家层面对于国企和央企的经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2月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郝鹏表示,国资委提出了中央企业“两利四率”的经营目标,具体而言,则是要推动央企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有明显提高,同时还要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

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要求之一就是要让国有企业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

责任编辑:徐云茜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