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航天科幻+文明瑰宝+商业场景,“华夏漫游+”正式发布 | 中国航天日
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4月26日上午,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中关村雍和航星园、人民VR、航天科幻、万达广场、华夏城市发展研究院、科幻世界、中国动漫联合主办的航天科技与未来城市产业生态大会落幕。在本场论坛上,“华夏漫游+”正式发布,其是“航天科幻+文明瑰宝+商业场景”融合创新战略,连接科技、文化与商业,是城市文旅消费新范式。
“华夏漫游+”推出新闭环生态
近两年,各大商圈、博物馆、科技馆等纷纷推出一系列VR体验活动,让用户可以领略宇宙、历史、海洋世界的风采,身临其境感受“异世界”的魅力。IDC预测,2025年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而中国市场则是核心增长极。
由此,在本场论坛上,华夏城市发展研究院、人民VR、航天文创、航天科幻创新产业联合体、中关村雍和航星园、深圳高巨创新、中建东孚资管公司、大悦城控股、融创文旅、远洋集团、凯德投资、卓越集团共同发布“华夏漫游+”,以“航天科幻+文明瑰宝+商业场景”融合创新战略。据悉,该战略以“太空文明+在地文化”双引擎驱动,通过数字化手段、AI文物活化、元宇宙消费空间等技术矩阵,构建“科技—文化—商业”的闭环生态。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华夏漫游+”不仅仅可以帮助用户穿越时空,领略古建筑的魅力,也可以让用户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沉浸式体验各项活动。
一直以来,航天科幻作为人类对未来探索的浪漫想象,激发着大众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而文明瑰宝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华夏漫游+”则是将这两者与商业场景相结合,利用AR技术打破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互动式的全新体验,这不仅仅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也是商业场景升级的必然趋势。
两大主题为用户带来新体验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华夏漫游+”主要包含两大主题,分别是航天科幻主题和文明瑰宝主题。其中,航天科幻主题主要包括探月计划航天展、低空科技科普展、舌尖上的太空(航天科普+美食研学)、永不融化的冰雪(航天黑科技材料)。
文明瑰宝主题则包括古代文明重现、文物互动体验和文化节日庆典。古代文明重现则是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明瑰宝,例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在商业街区或者景区,利用AR技术进行虚拟还原。在此环节,用户可以穿越时空,亲眼看见莫高窟壁画的绘制过程,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同时,还可以通过语音导览和互动剧情,深入了解这些文明瑰宝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文物互动体验环节则是与博物馆合作,开发文物的AR互动应用,让用户在博物馆参观时,不仅可以通过AR近距离欣赏文物的细节,还能够参与一些互动细节,比如拆解组装一件古代的青铜器。文化节日庆典环节则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AR文化节日庆典,通过AR技术,让用户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在感受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业内认为,科技赋能实体商业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数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运用前沿新技术可以带来新的商业场景。因此,“华夏漫游+”的诞生正逢其时。
据悉,在“华夏漫游+”战略中,华夏城市发展研究院作为战略发起者与组织者,将利用自身在城市等区域的优势,协调项目推进。人民VR将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领先的VR/AR技术,确保场景在落地后可以流畅运行,给用户带来高质量体验。航天文创与航天科幻创新联合体将提供相关内容、创意以及知识指导,保证场景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而包括购物中心、景区等在内的商业场所则将提供场地支持,参与场景的设计与运营,为自身注入新的消费场景。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