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基金“一对多”遭热捧 银行劝投资者不要哄抢

作者:朱湘莲 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18 16:30:01

摘要:基金“一对多”遭热捧 银行劝投资者不要哄抢

基金“一对多”遭热捧   银行劝投资者不要哄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湘莲 实习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在北京1号线东单地铁站,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打出了“选择一对多业务,选择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广告语。
    而光大银行财富管理顾问张女士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行首推的汇添富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在2天时间内便募集结束了,他们还劝退了很多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客户。
    专户理财一对多产品在资本市场掀起的热浪让基金公司和银行都很是高兴,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中银专户主题1号以近4亿元的额度闪电般结束募集给众多商业银行理财经理的血液里注入了“兴奋剂”。“我们也很期盼自己银行的‘一对多’可以马上启动。”京城一家尚未推出一对多业务的银行理财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市场热捧有可能造成募集资金超过五六亿,因为单个客户额度并没有限制,200个客户的资金达到这个规模是不成问题的。”采访中,记者遇到的理财经理说。


“一对多”成香饽饽  
购买须先预约

    记者走访了中国银行北京针织路支行,其理财经理表示:该行的基金一对多业务,网站上公布的中银2号、3号、4号均已没有销售名额。目前该行可提供预约的产品是中国银行和嘉实基金合作的一对多产品。但是关于这款产品的相关介绍,记者尚未在中国银行和嘉实基金的网站上看到相关信息。
    上述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中国银行目前推出的几款产品在发售前就已经被财富管理部高端客户预约一空,“且每一个支行的销售名额有限,所以这一类产品真的是难求。”
    “一定要马上同理财顾问预约。而且,招行代销的一对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此目前基本仅提供给招商银行金葵花客户。”招商银行万达广场支行理财经理告诉前来咨询的客户,理财经理推一对多专户理财的热情确实感染着投资者,似乎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当记者致电易方达、景顺长城、富国等基金公司时,却并未得到对尚未正式发售的一对多产品的预约提示。但当记者致电大成、南方等基金公司时,却发现这些公司已进入发售阶段的一对多产品依然在接受认购。
    记者从民生银行了解到,该行也即将销售与博时基金合作的产品,第二只产品将与华夏基金合作开发。而该行的“非凡财富”客户更是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名额有限,民生银行销售时则是按照人数额度分配到各个分行,“要买也不一定买得上。”


银行:客户第一
切不可盲目跟风

    之前监管层曾叫停一对多专户理财,是因银行分成太高惹监管部门不满。而火热的市场似乎冲淡了原本的记忆。
    银行把客户介绍给基金专户产品最大的动力来自哪里?两者之间的利益分成机制是怎样的?银行系的基金会不会占有很大优势?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某股份制银行的产品部门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所在的银行看重的是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理财服务。“还有这类产品的中间业务收入也是销售火爆的原因之一,具体利益分成机制则是为了鼓励基金公司做出优秀业绩。银行系基金还是占据一些优势,但是最终还是业绩说了算。”
    最早在市场上推出一对多专户理财的光大银行,此次却没有在客户中大力推广,“几乎也没怎么做广告。”该行财富顾问张女士说,他们更多的工作是与客户沟通,不建议客户哄抢。她笑言,此次产品募集是“咨询的人很多,被我们劝退的人也很多”。
    “汇添富一对多业务是光大银行跟券商一起募集的,每家只能发100份,而北京地区我们只卖给了4个客户。”张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光大银行坚持的原则是“选客户”,“我们严格进行了客户风险调查工作,让不合适的客户退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发行的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大多为灵活配置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投资更加稳健,比偏股型基金要安全。”


后来者:先练内功
客户沟通放首位

    “我们银行‘十一’前应该会推出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因为之前跟我们谈的基金公司有好几家呢。”北京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赵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赵先生说虽然他所在的银行并未赶在第一批推出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但是该行却在市场刚有风声之时就酝酿了该项业务的沟通工作。“7月19日之前我们就对理财经理做了培训,并且邀请了50多位贵宾客户来进行沟通交流,看他们对这类产品的态度。”
    “现在客户主动来咨询的也不是很多,待产品一推出我们便会及时推荐给合适的客户。”赵先生说,他个人对一对多专户理财给银行高端客户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很是看好,并且希望因此能吸引一些新的客户选择他们银行。
    而对于投资者们热捧的一对多专户理财,赵先生说,首先还是要看投资标的,在震荡市场中,稳健灵活配置型的应该是首选;其次要看基金公司过往投资业绩以及经验,如果基金公司团队有专户理财经验、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资经验的,也是投资者参考的标准;第三则是要了解自己,并且了解产品,“如果是保守型的客户,可以选择稳健型的配置产品。”“最后则是要细看一下条款,对资金的赎回开放日有认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等。”


短期内增量资金
不会过于巨大

    目前共有34家基金有专户理财的资格,有18家基金公司的产品获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获批的一对多产品数量已有50多只。
    业内人士表示,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基金一对多产品获批数量大幅增加已完全超出市场的预期,上百亿的资金密集入市的情形指日可待。
    对此,民生证券基金研究员王峰在报告中表示,目前已经获批一对多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大多选择与中小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而待大型银行和华夏、博时、嘉实等实力雄厚的基金管理公司达成协议后,借助于大型银行的数量众多的分支机构和营销网络,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的市场反响将会更加热烈。但基于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募集规模不可能非常巨大,所以,在短期内,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立即为市场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并不现实。更何况,市场短期内的走势尚未完全明朗,所以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的建仓节奏也不可能过快。
    基金“一对多”对券商的专户理财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民族证券一位彭姓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各自的服务方向不一样,他们并不太担心基金一对多理财业务的开闸,而券商专户理财服务的客户门槛更高,账户更加透明,可以更加主动投资。“其实投资渠道大家都大同小异,只能拼服务水平了。”该人士最后说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