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国资委“中投二号”引地方骚动

作者:程元辉 熊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21 20:10:00

摘要:上海国资公司期待一线生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程元辉 熊 毅 上海报道

   “中投二号”的筹备,让面临注销的上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资公司)看到了希望。
    在中国投资公司(简称“中投公司”)运作不久之后,国务院国资委抛出筹建一家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计划,目的是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这家新筹建的资产管理公司被业界比喻为“中投II号”。
    3月初,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证实,国资委的确在筹划组建一家新的资产管理公司以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但他表示,目前工作仍在筹备中,许多细节仍待敲定,还不适宜对外公布。
    另外有媒体称,目前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筹建工作已启动,公司应该会在年内成立。
    对于这家筹建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前《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组长刘仪舜3月17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国资改革新尝试,应该是一种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概念。其机构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此解决国资改革中存在已久的政企不分和权责不明的难题。
    人大财经委国资专家朱少平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称,这种管理模式明确了国资委出资人角色。
    同时,他认为,一旦这种国资管理模式在中央获得成功,将会被推广到地方。
    如果“中投二号”运作成熟,并且其管理经验将从中央推广到地方,那么,作为早已置身去留漩涡当中的上海国资公司,其命运将会如何?这是否意味着在过去两年中,旗下资产一度被置出,并一度有注销可能的上海国资公司命运将迎来转机?
    要知道,业内一直把上海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作为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模板。
    3月18日,上海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在电话中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没有成立新公司的打算。”


国资机构变阵
    从成立投资不同类型公司对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思路到大国资资产控股思路转变,国有资产整合在进行多方面尝试。
    “国资整合搞了许多年,最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政企不分和权责不明,主要问题是政府不肯放手,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经营者有权利也没有责任,所以国资改革的根本还是政府放手。”刘仪舜告诉本报记者。
    在刘仪舜看来,国有资产控股管理符合当前国资企业现状。“一是国有企业比较多,如何减少企业数量和降低管理难度,二是如何让企业享受更高自主权,明确国家产权和企业经营者责任。”成立一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处方。
    刘仪舜对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期望比较高,希望这家公司行使国有资产监督权,放弃对企业运营的干涉。
    实际上,这和刘仪舜当初的提案正在靠近。2003年,国务院成立国资委,时任《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组长的刘仪舜就提议,把国资委确定为企业单位,以国资委为平台对国有企业采取资产控股管理,从而实现政企分开,国资委的角色是出资人,非经营管理者。
    “后来多方力量博弈,国资委最终还是确定为政府事业单位,成为一个特设机构,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资产控股,这意味着政府既作为出资人又作为运营者的双重身份,国资企业人事高层几乎都是行政命令,保持了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老路子。”刘仪舜表示。
    之后,在国资委成立以后,刘仪舜曾提议,成立行业大国资资产控股公司来负责实际经营,政府在某些重大行业形成一个大的国资资产控股公司,国资委尽管向纯出资人转变,下放经营管理权,但一直没有被通过。
    经济学博士马光远也认为,就国企改革的未来而言,目前最主要的一是尽快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资委“出资人”进行定位,尽快完成国资委从一个定位模糊、权力庞大的集出资人和监管职能于一身的机构向纯粹的“出资人”转化;二是作为央企出资人的国资委加快央企重组和战略性退出的步伐,除了目前国家必须控股的企业之外,完成大部分央企的民营资本进入的步伐。


上海国资公司的去留
    中央对国资管理模式的改变,势必影响到地方。
    朱少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旦中央采取大国资资产控股管理模式,那么地方也将相应推广。
    如果推广这种模式,上海还能接受吗?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业内早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仿制上海模式设计”的说法。假定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作为“中投二号”“母板”的上海国资公司,目前的去留却早已悬在一念间。
    作为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于的一家市管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海国资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15日,注册资本人民币50亿元。
    当时上海国资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手段,盘活市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投资范围涉及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
    其后,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旗下资产涉足相当广泛。仅仅根据2005年上海国资公司持股表,上海国资在浦发银行、复旦复华、上海金陵、汇通能源以及交大南洋等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的上市公司中都有大量持股。
    其间,有证券业人士对当时上海国资公司有不错的评价。他认为,上海国资公司效率非常高,员工只有六七十人,却经营管理着上海上百亿的资产。
    到了2006年,上海金融国资整合“金控”思路慢慢形成,上海国资公司的去留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7年11月,作为上海金融控股平台的上海国际集团被正式划归到上海国资委旗下,并且100%控制了原来的股东上海国资公司,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国资公司控股地位大颠倒。上海国资公司旗下的金融类资产划拨给上海国际集团,其他产业类资产划给上海国盛集团。
    这期间,上海国资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萎缩。2007年,其持有的兴业银行、中国平安、复旦复华、交大南洋等上市公司股份被当作交换无偿划给了上实集团和上海久事集团;2008年,退出置信电气,把3.42%的流通股转给了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把名下8.4%的上海银行股权划拨给了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
    同时,上海国资公司总裁祝世寅以“副董事长”职位出现在准备成立的“新上海国际集团”的管理层名单上。
    因此外界一度传出上海国资公司被注销的说法。接近政府的人士表示,当时要考虑上海国资公司方面的心情,最后还是选择保留这个公司。
    而今,上海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国家国资控股管理思路敲定,按照上海国资公司原有的功效,那么上海国资公司的地位有可能得到恢复。
    但这是乐观的看法。上海国资公司的地位回归还有诸多难点。比如,上海金融类资产管理方为上海金融办,非金融类资产则是国资委。
    毕竟“上海国际集团目前主管方是上海金融办”,目前上海国资公司并不在上海国资委监管范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