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1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建议推进燃料汽车发展实现碳中和
王凤英表示,中国应当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和宝贵经验,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争取国际一流的产业占位。

剑指“3060”目标 全国工商联建议发展光热发电产业、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为落实“3060”目标,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提出了多份针对碳中和、碳达峰的建议,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光热发电产业、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胡成中“两会进行时”:谈强制“刷脸”乱象,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我国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提升了知识产权质量效益,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制售假冒产品、傍名牌、抢注他人注册商标等侵权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维权打假的难度依然很大。”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指出。

残障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仍存完善空间 业界呼吁多元化支持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和研究,关注心智障碍群体的公益组织北京市晓更基金会理事长李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许多学校推动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从管理到教学支持以及特殊需求回应等方面仍然薄弱,师资能力显现出不足,校园文化的包容度也有待提升。

填补动物法体系空白 全国人大代表陈佐东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
“伴侣动物特指犬和猫这两类物种。犬和猫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已经脱离了自然界的生物链,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动物法体系中的一项空白,无论是从防疫的角度,还是从保护与管理的角度,都亟待制定一部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的专门立法。”陈佐东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中国汽车行业应该强“芯”
除关注芯片产业发展外,本次两会上,曾庆洪还提出了多个建议,包括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完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制度及救助基金体系等。

抓住科技进步“牛鼻子”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科学技术创新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傅军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应大力支持与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加速推进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创新。
莫让车载芯片“卡脖子” 人大代表尹同跃建议加强产业生态融合共促发展
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在相关零部件配套领域的布局十分完善,但汽车芯片的研发、生产以及上下游产业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做强道路上新的阻力。尹同跃认为,芯片产业是一个集技术、资本与人才一体的产业生态,需加强产业生态融合共促发展。

数字化人才缺口较大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全力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信息化
“我国‘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新技术’的数字化教育培训尚处于初期阶段,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等政策支持与引导。”全国政协委员、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称,“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新技术”的数字化教育培训已经发展成为成为了今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主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