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文化艺术

“我们杀死了所有媒体” 恐惧与另一个隐喻

《纽约每日新闻》、英国《每日电讯报》虽刊登了引发争议的漫画的照片,但对漫画做了马赛克处理。许多美国媒体选择了“屏蔽”漫画,《纽约时报》还刊发文章:“我不是查理。”

周江林2015-1-14 22:21:00
4

“我们不能屈服于愚蠢”

是屈服于恐惧,还是继续与恐惧做斗争,当考验《查理周刊》的幸存者,所幸他们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新的一期已经筹备完成,将出版“幸存者专刊”以缅怀死者,同时将告诉外界《查理周刊》没有死,而是拥有了更多的支持者,从发行几万册一下子将跃升到百万册。

吴言2015-1-14 22:21:00
4

《老农民》对新土改的启示

这些年很少看农村戏,总觉得能揭示中国当代农民真实生存状况的影视剧,很难在这个年代诞生。不过,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老农民》引来很多争议

叶匡政2015-1-14 22:21:00
6

文艺范儿 +人文关怀 金球奖终于“长大了”

北京时间1月12日上午,第7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举行。历经12年拍摄的《少年时代》成为最大赢家,将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收入囊中;

严葭淇2015-1-14 22:21:00
3

北岛等19位当代诗人60件诗歌手稿亮相拍场 诗歌手稿的价值争议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令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出自北岛的著名诗歌《回答》,这首诗也被作为了近日在南京举办的一场“回答”诗歌手迹展览暨拍卖会的主题

于娜2015-1-14 22:21:00
5

当科幻预言照进2015

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的脑洞有多大?现实给出了精彩的答案。50年前,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准确地预测了太空人、平板电脑、机器人和烤面包机的出现。

严葭淇2015-1-9 23:02:00
6

遭遇情感迷途,他救还是自救 “玻璃心”的情感治愈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这是托尔斯泰在探讨家庭、人生的小说《安娜·卡列琳娜》中的开卷语。婚姻、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每个人都要面对,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种族。

于娜2015-1-9 23:02:00
7

飘摇中的赵氏娱乐帝国

赵本山时代是否到了转折点?跨入2015年后会尘埃落定吗?被媒体称之为“十字路口的本山大叔”何去何从,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人们答案。

于娜2015-1-7 22:01:00
2

从外滩踩踏悲剧看国人公民意识的缺位

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强烈指责新年之夜上海市外滩踩踏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教训十分惨痛”。这一天正好也是此次悲剧事件的“头七”,很多遇难者家属来到悲剧现场悼念亲人,场面沉痛,气氛凝重。

沈山2015-1-7 22:01:00
4

罗兰·巴特《中国行日记》 理想的国度与现实的落差

2015年是批评家罗兰·巴特百年诞辰,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论是20世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成果,它不仅导致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转折,而且也促进社会的数码化、符号化和虚拟化,直接推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

周江林2015-1-7 22:01: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