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对赌协议引纠纷,金陵药业起诉国信物资终获胜,但能否获赔仍未知
最新的判决有利于公司按照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向国信物资追索赔偿,但由于国信物资早已是失信被执行人,公司最终是否能拿到赔偿仍是未知数。“这个(是否能执行到赔款)等最终结果出来后,法院去判断吧。”金陵药业董秘徐俊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全球支付梦碎!Facebook拟出售稳定币项目Diem,两年努力付之东流
一路行来,命运多舛,相对于庞大而低调的比特币以太坊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匿名群体,Libra和Diem吸引了来自监管的大量火力和关注,已经无法按照既定的道路推进,注定无法完成最初的“愿景和初心”,这个项目在Facebook显然已经无法成功,出售也是必然结局。
上海产业投资“潮起”:国投、交行各设私募股权资金,引多路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这支基金是上海国投在2020年7月成立后的首秀,意味着上海国投开始按照成立之初的宗旨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国内热点产业的股权注入、资本运作、收益投资等运营。而交通银行成立的QFLP基金,则意在进一步引导境外资本投资国内相关产业,国内私募股权市场开始双管齐下支持实体经济。”
公募基金打出护盘“连环拳”:集体开启自购模式,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调高申购限额
继1月26日中欧、华安两家基金公司分别宣布启动自购后,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6日起,截至记者发稿,已有20家基金公司宣布了自购计划,自购金额超过了14亿元。
无实控人的创维电器闯关创业板,代工业务增长下毛利承压
公司虽然称,已形成自主品牌与ODM协同发展的业务模式。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自近年来公司自主品牌销售规模开始出现下降,而另一面ODM业务在快速增长,虽然得益于ODM业务创维电器营收整体向上,但是公司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科创板2021年报信披新要求:科创50成份股须披露ESG数据
1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包括中芯国际、微芯生物等在内的多家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其均向记者表示,确实有收到相关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微芯生物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会积极响应并履行上市公司义务,有关ESG信息后续可关注公司公告。
又现基金自购潮!中欧基金、华安基金大甩5000万自购,千亿基金经理葛兰自购200万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及基金公司公告统计,截至1月26日,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已超过5.5亿元(已经公告但尚未实施的自购纳入统计),共有22多家基金公司出手自购。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自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投资信心,也给市场传递了看好后市的信号。
网络互助保险退潮商业健康险“趁虚而入”,提价背后如何解决流量粘性难题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不具姓名的教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互助保险的退潮表明了监管层对于互助保险模式的不认可,但在这一市场被清理之后单纯的用商业健康险产品进行替代,可能也起不到弥补市场的作用。
江苏省出台就业促进条例,打造全国高质量就业先行区
“这部法规的实施,将更好地保障、引导、推动我省就业促进工作,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推进共同富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江苏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腊生表示。
打破信息孤岛后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浙江出台全国首部公共数据地方性法规
《条例》是全国首部以公共数据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共五十一条内容,明确提出打造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公共数据共享机制,构建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