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中美BIT能否给出定心丸
中美BIT能否给中国经济一个定心丸呢?现在还不好说。但就像高盛亚洲董事长史华兹在8月份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所说的一样,“BIT是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契机”。

贾康:“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与最基本战略判断
首先就总体来说,世界政治和经济肯定是互相影响的,从一个个决策者主体来说,考虑的问题肯定是政治角度切入,但又一定是由政治覆盖经济,并在实力比拼当中一定要覆盖到军事、覆盖到关于发展大势的基本战略判断。

庞中英:当下必须关注的三大全球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口的全球化,即国际人口流动。全球化进入到了人口的全球化阶段。其实,过去,尽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主张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但人口的全球化一直在消极进行。

应客观分析当前中国的“资本外流”
近一段时期以来,对中国跨境资本大幅外流的担忧在加剧。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3.993万亿美元,逼近4万亿的历史最高水平后,持续降至8月份的 3.55 万亿美元,创2013年以来新低,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

伊朗狠话:太阳底下无新事
9月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放话说,伊朗与美国的谈判仅限于核问题,并强烈抨击美国是“大撒旦”,宣称以色列“25年内将寿终正寝”。正当奥巴马在国会为达成的伊核协议努力闯关夺隘时,哈梅内伊这通炮轰引发巨大回响,也让观察家们为伊核协议能否善终捏把汗,甚至为中东是否再次出现军事对峙而担忧。

“营改增”应忍小痛谋大利
自2012年以来一直稳步推进的“营改增”改革,近期出现了一些步伐放慢的迹象。8月28日,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适时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解决城市“看海”迫在眉睫 地下管廊面临投入与管理双难题
这两年每逢夏季,国内不少城市就会出现“海景房”,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雨水通过下水管道排出,成为公众热议的一大问题。